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2 相关技术及原理 | 第15-32页 |
2.1 传统网络架构及其不足 | 第15页 |
2.2 SDN架构 | 第15-19页 |
2.3 南向协议 | 第19-24页 |
2.3.1 狭义南向协议 | 第19-23页 |
2.3.2 广义南向协议 | 第23-24页 |
2.4 DDoS攻击概述 | 第24-28页 |
2.4.1 DDoS攻击原理 | 第24-26页 |
2.4.2 DDoS攻击的分类及简介 | 第26-28页 |
2.5 基于SDN的云数据中心DDoS攻击威胁分析 | 第28-31页 |
2.5.1 云数据中心中的DDoS威胁 | 第28-29页 |
2.5.2 控制层的DDoS攻击 | 第29页 |
2.5.3 基础设施层的DDoS攻击 | 第29-30页 |
2.5.4 应用层的DDoS攻击 | 第30页 |
2.5.5 SDN防御DDoS攻击的优势 | 第30-31页 |
2.6 本章总结 | 第31-32页 |
3 基于SDN的云数据中心DDoS攻击防御关键技术 | 第32-44页 |
3.1 云数据中心特征 | 第32-33页 |
3.2 整体设计 | 第33-35页 |
3.3 网络监控 | 第35-36页 |
3.4 DDoS攻击检测 | 第36-38页 |
3.5 DDoS攻击缓解 | 第38-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自适应攻击检测触发阈值调整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 第44-50页 |
4.1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自适应攻击检测触发阈值调整算法 | 第44-45页 |
4.2 检测触发控制算法 | 第45-47页 |
4.3 仿真实验与对比分析 | 第47-49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49-50页 |
5 DDoS攻击防御实验与测试分析 | 第50-65页 |
5.1 实验环境介绍 | 第50-57页 |
5.1.1 开源SDN控制器介绍与选择 | 第50-51页 |
5.1.2 实验工具的选择 | 第51-53页 |
5.1.3 实验环境搭建 | 第53-57页 |
5.2 域内和域间DDoS攻击防御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5.3 不同数量的虚假源地址DDoS攻击对比 | 第62-6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总结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本文作者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