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8-20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2.1.1 政府职能 | 第20-21页 |
2.1.2 政府经济职能 | 第21-22页 |
2.1.3 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 | 第22-23页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2.2.1 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 第23页 |
2.2.2 政府失灵政府职能转变方向 | 第23-24页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4-25页 |
3 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现状及原因分析---以大连长兴岛经济区为例 | 第25-37页 |
3.1 大连长兴岛经济开发区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3.2 招商引资工作的现状以及实际效果 | 第26-27页 |
3.3 地方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 第27-33页 |
3.3.1 招商引资体制存在弊端 | 第27-29页 |
3.3.2 盲目招商现象严重 | 第29-30页 |
3.3.3 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 第30-31页 |
3.3.4 招商引资成本高,效率低 | 第31-32页 |
3.3.5 保障措施缺乏 | 第32-33页 |
3.4 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3-37页 |
3.4.1 体制性原因 | 第33-35页 |
3.4.2 职能性原因 | 第35页 |
3.4.3 社会性原因 | 第35-37页 |
4 国内外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先进经验及借鉴 | 第37-46页 |
4.1 国内经验 | 第37-39页 |
4.1.1 完善服务 | 第37-38页 |
4.1.2 精准的营销实施方案 | 第38页 |
4.1.3 安排合理的投资组合项目 | 第38-39页 |
4.1.4 降低项目的运营成本 | 第39页 |
4.1.5 提升引资渠道的管理效率 | 第39页 |
4.1.6 实施良好的促销战略 | 第39页 |
4.2 国外经验 | 第39-43页 |
4.2.1 美国招商引资的经验分析 | 第39-41页 |
4.2.2 日本大阪招商引资的经验分析 | 第41-42页 |
4.2.3 越南对华招商引资的经验分析 | 第42-43页 |
4.3 国内外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43-46页 |
4.3.1 招商引资要突出市场化 | 第43页 |
4.3.2 招商引资要立足于集群效应 | 第43-44页 |
4.3.3 政府扶持要针对重点领域 | 第44页 |
4.3.4 优化投资环境时要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44页 |
4.3.5 质量提升要着眼有序引导 | 第44-45页 |
4.3.6 要通过科学技术来指引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45-46页 |
5 完善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的对策 | 第46-51页 |
5.1 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未来发展目标 | 第46-47页 |
5.1.1 实现引资效益和秩序的理性提升 | 第46-47页 |
5.1.2 实现内外平衡发展 | 第47页 |
5.1.3 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协同发展 | 第47页 |
5.2 完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对策 | 第47-51页 |
5.2.1 明确政府决策定位 | 第47-48页 |
5.2.2 改变政绩考核标准 | 第48页 |
5.2.3 加强推荐力度 | 第48-49页 |
5.2.4 打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 第49页 |
5.2.5 打造优良的投资硬环境 | 第49页 |
5.2.6 培育中介招商为招商引资主体 | 第49-50页 |
5.2.7 加强招商引资队伍人才建设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