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歧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3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2-13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20页 |
2.1 区域地层 | 第14-15页 |
2.2 区域构造 | 第15-16页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16-18页 |
2.4 区域变质 | 第18页 |
2.5 区域演化史 | 第18-19页 |
2.6 区域矿产 | 第19-20页 |
第3章 矿床地质 | 第20-28页 |
3.1 矿区地层 | 第20-21页 |
3.2 矿区构造 | 第21-23页 |
3.3 矿区岩浆岩 | 第23-24页 |
3.4 矿体特征 | 第24页 |
3.5 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石特征 | 第24-27页 |
3.6 围岩蚀变 | 第27-28页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 | 第28-53页 |
4.1 元素地球化学 | 第28-38页 |
4.1.1 主量元素特征 | 第28-38页 |
4.2 流体包裹体 | 第38-48页 |
4.2.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8页 |
4.2.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38-48页 |
4.3 成矿与成岩年代 | 第48-53页 |
4.3.1 岩体年龄分析 | 第48-51页 |
4.3.2 年龄意义讨论 | 第51-53页 |
第5章 成矿作用讨论 | 第53-56页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第53页 |
5.2 成矿作用讨论 | 第53-54页 |
5.3 矿床模式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