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简写、缩写表 | 第11-12页 |
目次 | 第12-14页 |
1 引言 | 第14-16页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6-20页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标本的采集和检测方法 | 第16-19页 |
·数据处理 | 第19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9-20页 |
3 结果 | 第20-36页 |
·45例多发伤患者伤后血栓弹力图各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 | 第20-22页 |
·不同损伤严重度的多发伤患者伤后血栓弹力图各指标的动态变化 | 第22-25页 |
·不同预后的多发伤患者伤后血栓弹力图各指标的动态变化 | 第25-27页 |
·多发伤患者各时点血栓弹力图指标与常规凝血指标、FIB、PLT的相关性 | 第27-29页 |
·多发伤患者伤后各时点的血栓弹力图凝血综合指数(CI)与损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 第29-30页 |
·多发伤患者伤后各时点的血栓弹力图凝血综合指数(CI)对预后判断的ROC曲线分析 | 第30-31页 |
·温度对血栓弹力图各指标的影响 | 第31-36页 |
·不同温度下(37℃、35℃、33℃)血栓弹力图各指标的变化规律 | 第31-34页 |
·根据37℃下是否正常凝血分为正常、异常两组,分析两组血栓弹力图在不同温度下的各指标的变化规律 | 第34-36页 |
4 讨论 | 第36-42页 |
·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 | 第36页 |
·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的病理生理 | 第36-37页 |
·创伤性凝血病凝血功能监测 | 第37-38页 |
·多发伤血栓弹力图动态变化规律 | 第38-39页 |
·血栓弹力图指标(R、K、Angle、MA)与常规凝血指标(APTT、PT、PLT、FIB)的相关性及比较 | 第39页 |
·血栓弹力图指标CI与损伤有关指标、常规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 第39-40页 |
·温度对血栓弹力图各指标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综述 | 第49-64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