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光度检测与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发展和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分析仪的发展和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内的发展和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分析仪设计规划 | 第17-30页 |
2.1 分析仪整体框架 | 第17-18页 |
2.2 光学-机械系统 | 第18-21页 |
2.2.1 光学系统 | 第18-19页 |
2.2.2 机械结构 | 第19-21页 |
2.3 光电探测器 | 第21-26页 |
2.3.1 探测器选择 | 第21-23页 |
2.3.2 光电二极管参数 | 第23-24页 |
2.3.3 光子计数器 | 第24-26页 |
2.4 软件系统 | 第26-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嵌入式系统 | 第30-38页 |
3.1 嵌入式硬件的组成 | 第30-31页 |
3.2 主控制电路板 | 第31-35页 |
3.3 计数器电路板 | 第35-36页 |
3.4 多通道A/D检测电路及其他电路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吸光度检测模块 | 第38-52页 |
4.1 检测原理 | 第38-40页 |
4.1.1 光电比色法和酶免法 | 第38-39页 |
4.1.2 朗伯比尔定律 | 第39-40页 |
4.2 吸光度检测模块的设计规划 | 第40-43页 |
4.3 实验设计及结果 | 第43-48页 |
4.3.1 检测范围及线性 | 第44-45页 |
4.3.2 测量稳定性和重复性 | 第45-46页 |
4.3.3 吸光度示值误差 | 第46-47页 |
4.3.4 通道差异 | 第47-48页 |
4.4 维生素A和SOD检测试验 | 第48-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模块 | 第52-66页 |
5.1 时间分辨荧光检测原理 | 第52-56页 |
5.1.1 荧光检测技术原理 | 第52-53页 |
5.1.2 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技术原理 | 第53-56页 |
5.2 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模块总体设计 | 第56-57页 |
5.3 部件参数和性能 | 第57-58页 |
5.4 实验设计和结果 | 第58-65页 |
5.4.1 激发光照射时间影响 | 第59-60页 |
5.4.2 荧光衰减曲线测定 | 第60-61页 |
5.4.3 时间分辨荧光探测曲线和探测极限 | 第61-63页 |
5.4.4 时间分辨荧光与荧光检测对比 | 第63-64页 |
5.4.5 实验总结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