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前沿 | 第10-11页 |
1.2 马氏体相变 | 第11-14页 |
1.2.1 马氏体相变的特征 | 第11-13页 |
1.2.2 马氏体相变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形状记忆合金概述 | 第14-17页 |
1.3.1 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历程 | 第14页 |
1.3.2 形状记忆合金的种类 | 第14-15页 |
1.3.3 形状记忆效应 | 第15-16页 |
1.3.4 热弹性马氏体相变 | 第16-17页 |
1.3.5 伪弹性和超弹性 | 第17页 |
1.4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 | 第17-21页 |
1.4.1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发展过程 | 第17-19页 |
1.4.2 马氏体相变中母相的晶体结构 | 第19页 |
1.4.3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 第19-21页 |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 第21-24页 |
1.5.1 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1.5.2 研究的目的 | 第22页 |
1.5.3 研究的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中基本操作表示 | 第24-34页 |
2.1 相变晶体学中的基础知识 | 第24-29页 |
2.1.1 矩阵的基本运算 | 第24-26页 |
2.1.2 倒易矢量 | 第26页 |
2.1.3 度量张量 | 第26-27页 |
2.1.4 矢量的基本运算 | 第27-28页 |
2.1.5 主动操作和被动操作 | 第28页 |
2.1.6 旋转操作矩阵 | 第28-29页 |
2.1.7 正应变操作矩阵 | 第29页 |
2.2 晶面与晶向的基本变换 | 第29-32页 |
2.2.1 基矢变换 | 第29-30页 |
2.2.2 操作标记 | 第30页 |
2.2.3 基矢变换下晶向指数的变换 | 第30-31页 |
2.2.4 基矢变换下晶面指数的变换 | 第31-32页 |
2.2.5 协变矢量和反变矢量 | 第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中BM理论及简化方法 | 第34-52页 |
3.1 Bain模型 | 第34-37页 |
3.2 表象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 第37-40页 |
3.2.1 不变线矢和不变法矢 | 第37页 |
3.2.2 平面不变应变 | 第37-39页 |
3.2.3 直线不变应变 | 第39-40页 |
3.3 经典BM理论 | 第40-47页 |
3.3.1 解题步骤 | 第41-43页 |
3.3.2 计算方法 | 第43-47页 |
3.3.3 经典BM理论的不足 | 第47页 |
3.4 BM理论的改进 | 第47-51页 |
3.4.1 简化BM理论的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3.4.2 改进BM理论的的计算步骤 | 第48-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BM理论的简化计算在Cu-13.3Zn-17.2Al合金马氏体相变中的应用 | 第52-66页 |
4.1 DO3-M18R型相变中母相与马氏体相的晶体学对应关系 | 第52-53页 |
4.2 求Bain应变矩阵 | 第53-54页 |
4.3 求不变线矢 | 第54-56页 |
4.4 求不变法矢 | 第56页 |
4.5 求惯习面和总应变矩阵 | 第56-57页 |
4.6 求简单切变量e和简单切变角α | 第57页 |
4.7 求母相与马氏体相的位向关系 | 第57-60页 |
4.8 Cu-13.3Zn-17.2Al合金马氏体相变的体积变化和自协作效应 | 第60-64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BM理论的简化计算在Cu-26Zn-4Al合金马氏体相变中的应用 | 第66-78页 |
5.1 B2-M9R型相变中母相与马氏体相的晶体学对应关系 | 第66-67页 |
5.2 求Bain应变矩阵 | 第67-68页 |
5.3 求不变线矢 | 第68-70页 |
5.4 求不变法矢 | 第70页 |
5.5 求惯习面和总应变矩阵 | 第70-71页 |
5.6 求简单切变量e和简单切变角α | 第71页 |
5.7 求母相与马氏体相的位向关系 | 第71-74页 |
5.8 Cu-26Zn-4Al合金马氏体相变的体积变化和自协作效应 | 第74-76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附录 A | 第86-90页 |
附录 B | 第90-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