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CFRP-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理论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主要符号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CFRP-钢管混凝土的特点第15-18页
        1.2.1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第15-17页
        1.2.2 FPR与钢管混凝土第17-18页
    1.3 CFRP-钢管混凝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成果第18-20页
        1.3.1 发展历程第18-19页
        1.3.2 研究成果第19-20页
    1.4 研究的目的、方法和主要内容第20-22页
        1.4.1 研究的目的第20页
        1.4.2 研究的方法第20-21页
        1.4.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1.5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二章 CFRP-钢管混凝土滞回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24-36页
    2.1 试件概况第24-30页
        2.1.1 试件设计第24-27页
        2.1.2 试件材料特性第27-30页
    2.2 试验概况第30-34页
        2.2.1 试验装置第30-32页
        2.2.2 试验加载制度第32-33页
        2.2.3 试件量测内容第33-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6-58页
    3.1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第36-45页
        3.1.1 钢材的本构关系模型第36-39页
        3.1.2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第39-42页
        3.1.3 混凝土塑性损伤参数在单轴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定义第42-45页
            3.1.3.1 单轴往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塑性损伤系数确定第42-44页
            3.1.3.2 单轴往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刚度恢复系数确定第44-45页
        3.1.4 CFRP的本构关系模型第45页
    3.2 有限元计算模型第45-49页
        3.2.1 单元类型的选取第45-46页
        3.2.2 网格划分第46-47页
        3.2.3 界面模型第47-48页
            3.2.3.1 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第47-48页
            3.2.3.2 钢管与CFRP以及CFRP与CFRP第48页
            3.2.3.3 盖板与钢管以及核心混凝土第48页
        3.2.4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第48-49页
            3.2.4.1 边界条件第48-49页
            3.2.4.2 加载方式第49页
    3.3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第49-50页
    3.4 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第50-57页
        3.4.1 跨中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50-54页
        3.4.2 破坏模态对比第54-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CFRP-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第58-80页
    4.1 受力全过程分析第58-70页
        4.1.1 圆CFRP-钢管混凝土第58-64页
            4.1.1.1 核心混凝土应力第59-60页
            4.1.1.2 钢管应力第60-62页
            4.1.1.3 横向CFRP应力第62-63页
            4.1.1.4 纵向CFRP应力第63-64页
        4.1.2 方CFRP-钢管混凝土第64-70页
            4.1.2.1 核心混凝土应力第65-67页
            4.1.2.2 钢管应力第67-68页
            4.1.2.3 横向CFRP应力第68-69页
            4.1.2.4 纵向CFRP应力第69-70页
    4.2 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相互作用分析第70-72页
        4.2.1 圆CFRP-钢管混凝土第70-71页
        4.2.2 方CFRP-钢管混凝土第71-72页
    4.3 参数分析第72-78页
        4.3.1 纵向CFRP层数(m')第73页
        4.3.2 横向CFRP层数(m)第73-74页
        4.3.3 含钢率(α)第74页
        4.3.4 钢材屈服极限(f_y)第74-75页
        4.3.5 核心混凝土强度(f_(cu))第75-76页
        4.3.6 长细比(λ)第76-77页
        4.3.7 轴压比(n)第77-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结论第80-82页
    5.1 结论第80页
    5.2 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作者简介第86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形态在梅山文化园的意境表达
下一篇: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耐火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