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测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9-10页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0-11页
        1.3.1 本文的创新点第10页
        1.3.2 本文的不足第10-11页
2 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回顾第11-20页
    2.1 研究综述第11-14页
        2.1.1 普惠金融影响研究第11-12页
        2.1.2 普惠金融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第12页
        2.1.3 普惠金融影响因素研究第12-13页
        2.1.4 互联网环境下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第13-14页
    2.2 普惠金融基础理论第14-19页
        2.2.1 金融排斥理论第14-15页
        2.2.2 金融发展理论第15-16页
        2.2.3 普惠金融发展的效应分析第16-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0页
3 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第20-29页
    3.1 山东省经济发展概况第20-21页
    3.2 山东省金融发展现状第21-26页
        3.2.1 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第21-24页
        3.2.2 保险业发展现状分析第24-25页
        3.2.3 证券业发展现状分析第25-26页
    3.3 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成就及问题第26-27页
        3.3.1 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概况第26页
        3.3.2 山东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3.4 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支持情况第27-29页
4 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研究第29-35页
    4.1 测度指标(IFI)评价体系构建第29-30页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30-31页
    4.3 指标测算第31-33页
    4.4 结果分析第33-35页
5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第35-43页
    5.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第35-36页
    5.2 灰色关联分析的目的与方法第36-37页
        5.2.1 目的第36页
        5.2.2 原理与方法第36-37页
    5.3 灰色关联分析应用于普惠金融影响因素测度第37-43页
        5.3.1 影响因素选择第37-39页
        5.3.2 数据来源与选取第39页
        5.3.3 关联度实证结果分析与评价第39-43页
6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43-47页
    6.1 结论第43-44页
    6.2 政策建议第44-47页
        6.2.1 构建山东省普惠金融体系第44页
        6.2.2 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第44-45页
        6.2.3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第45页
        6.2.4 提升交通便利度第45-46页
        6.2.5 加快互联网金融建设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第51页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汇率波动及原材料价格风险的批发价采购合同研究
下一篇:利率走廊的最优宽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