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以完美环球收购完美世界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本文新意与不足 | 第15-16页 |
2 互联网上市公司并购的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并购 | 第16-17页 |
2.1.2 并购绩效 | 第17-18页 |
2.1.3 互联网企业 | 第18页 |
2.2 企业并购动因的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2.2.1 规模效益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并购的协同效应 | 第19页 |
2.2.3 企业边界理论 | 第19-20页 |
2.2.4 信息信号理论 | 第20页 |
2.3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第20-23页 |
2.3.1 事件研究法 | 第20页 |
2.3.2 会计指标研究法 | 第20-21页 |
2.3.3 经济增加值评价法 | 第21页 |
2.3.4 非财务绩效分析法 | 第21-23页 |
3 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并购现状 | 第23-28页 |
3.1 互联网企业并购规模 | 第23-24页 |
3.2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特点 | 第24-26页 |
3.2.1 现金并购的支付方式占主流 | 第24-25页 |
3.2.2 以协议收购的交易方式为主 | 第25-26页 |
3.2.3 横向整合更受青睐 | 第26页 |
3.2.4 积极寻求海外并购 | 第26页 |
3.3 互联网企业进入深度整合的创新时代 | 第26-28页 |
4 案例介绍 | 第28-38页 |
4.1 案例背景介绍 | 第28-31页 |
4.1.1 完美环球 | 第28-30页 |
4.1.2 完美世界 | 第30-31页 |
4.2 案例发展过程 | 第31-38页 |
4.2.1 完美世界私有化之路 | 第31-33页 |
4.2.2 完美环球收购前概况 | 第33-34页 |
4.2.3 完美世界成功回归A股 | 第34-38页 |
5 案例分析 | 第38-62页 |
5.1 完美环球收购完美世界绩效分析 | 第38-59页 |
5.1.1 短期财务绩效分析 | 第38-50页 |
5.1.2 中长期财务绩效分析 | 第50-55页 |
5.1.3 创新绩效分析 | 第55-59页 |
5.2 完美环球收购完美世界风险分析 | 第59-62页 |
5.2.1 关联交易的定价风险 | 第59-60页 |
5.2.2 资产重组后的经营风险 | 第60页 |
5.2.3 收购整合风险 | 第60-61页 |
5.2.4 技术革新风险 | 第61-62页 |
6 案例启示及建议 | 第62-66页 |
6.1 案例启示 | 第62-63页 |
6.1.1 并购会形成差异化的短长期财务绩效 | 第62页 |
6.1.2 并购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效应 | 第62-63页 |
6.1.3 并购风险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 第63页 |
6.2 相关建议 | 第63-66页 |
6.2.1 互联网企业提高并购绩效的建议 | 第63-64页 |
6.2.2 以用户和市场为导向选择并购对象 | 第64页 |
6.2.3 互联网企业应加强创新投入 | 第64-65页 |
6.2.4 加强对并购关联交易的监管 | 第65-66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66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