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干扰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GNSS干扰监测的发展 | 第9-10页 |
1.2.2 GNSS干扰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GNSS干扰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14-16页 |
2 GNSS干扰信号分析与干扰监测概述 | 第16-28页 |
2.1 GNSS系统与信号特征 | 第16-20页 |
2.1.1 GPS系统 | 第17-18页 |
2.1.2 GPS信号特征 | 第18-20页 |
2.2 GNSS干扰信号分析 | 第20-23页 |
2.2.1 干扰信号分类 | 第20-21页 |
2.2.2 干扰信号数学建模 | 第21-22页 |
2.2.3 干扰信号特征参数提取 | 第22-23页 |
2.3 干扰对GNSS接收机的影响 | 第23-25页 |
2.3.1 干扰对捕获的影响 | 第24页 |
2.3.2 干扰对跟踪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 GNSS干扰监测系统分析 | 第25-27页 |
2.4.1 干扰监测系统结构 | 第25-26页 |
2.4.2 干扰监测关键技术分析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基于能量检测的GNSS干扰检测 | 第28-46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基于单门限的干扰检测 | 第28-34页 |
3.2.1 时域能量检测 | 第29-30页 |
3.2.2 频域能量检测 | 第30页 |
3.2.3 能量检测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 | 第30-31页 |
3.2.4 仿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3 基于双门限的协同干扰检测 | 第34-41页 |
3.3.1 双门限能量检测 | 第34-36页 |
3.3.2 多点协同数据融合方案设计 | 第36-38页 |
3.3.3 基于可信度的加权协同干扰检测 | 第38-39页 |
3.3.4 仿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3.4 基于门限自适应的双门限协同检测算法 | 第41-44页 |
3.4.1 算法描述 | 第41-42页 |
3.4.2 仿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基于干扰信号特征的GNSS干扰识别 | 第46-68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干扰识别系统设计 | 第46-48页 |
4.2.1 模式识别 | 第46-47页 |
4.2.2 干扰识别 | 第47-48页 |
4.3 干扰特征提取 | 第48-55页 |
4.3.1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特征提取 | 第48-51页 |
4.3.2 基于时频特性的特征提取 | 第51-55页 |
4.4 基于决策树的干扰识别 | 第55-59页 |
4.4.1 决策树理论概述 | 第55-56页 |
4.4.2 决策树分类器设计 | 第56-58页 |
4.4.3 仿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4.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干扰识别 | 第59-64页 |
4.5.1 支持向量机理论概述 | 第59-61页 |
4.5.2 SVMIC分类器设计 | 第61-63页 |
4.5.3 仿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4.6 干扰识别性能分析 | 第64-66页 |
4.6.1 两种干扰识别策略性能对比 | 第64-65页 |
4.6.2 干扰识别策略优缺点分析 | 第65-6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论文工作的总结 | 第68-69页 |
5.2 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 | 第78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8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