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1 供应链整合风险 | 第14-15页 |
2.2 “一带一路”建设风险 | 第15-16页 |
2.3 粮食产业与粮食安全风险 | 第16-18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整合风险概述 | 第19-27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3.1.1 粮食、粮食安全及其评价 | 第19-20页 |
3.1.2 供应链及其整合 | 第20-21页 |
3.1.3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整合及其风险 | 第21-22页 |
3.2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整合风险防范的问题分析 | 第22-24页 |
3.2.1 政经不分以及盲目自信 | 第23页 |
3.2.2 顾虑过多而裹足不前 | 第23-24页 |
3.2.3 风险防范的方式较为传统 | 第24页 |
3.3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整合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3.3.1 有利于降低粮食企业经营风险 | 第24-25页 |
3.3.2 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 第25页 |
3.3.3 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 第25-27页 |
第四章 风险识别与评价模型构建 | 第27-41页 |
4.1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整合风险识别方法及确定 | 第27-29页 |
4.2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整合风险因素识别流程 | 第29-37页 |
4.2.1 目标分析 | 第29-30页 |
4.2.2 风险管理目标特征集合的建立 | 第30-32页 |
4.2.3 目标损害集合的建立 | 第32-35页 |
4.2.4 风险特征集合分析 | 第35-36页 |
4.2.5 风险分类表 | 第36-37页 |
4.3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整合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第37-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整合风险案例研究 | 第41-52页 |
5.1 上合园“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整合概述 | 第41-43页 |
5.1.1 上合园“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商流整合 | 第41-42页 |
5.1.2 上合园“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物流整合 | 第42页 |
5.1.3 上合园“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资金流与信息流整合 | 第42-43页 |
5.2 上合园粮食供应链整合风险权重计算 | 第43-49页 |
5.2.1 AHP(层次分析方法)及其基本步骤 | 第43-46页 |
5.2.2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第46-47页 |
5.2.3 二级指标组合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第47-49页 |
5.3 上合园粮食供应链整合风险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5.3.1 稳定的外部环境是粮食供应链整合的首要条件 | 第50-51页 |
5.3.2 需求风险与供应风险对粮食供应链整合具有重要影响 | 第51页 |
5.3.3 运作风险对于粮食供应链整合的影响并不显著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2-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3-56页 |
6.2.1 科学分析宏观环境,谨慎选择贸易对象 | 第53页 |
6.2.2 建立风险监控机制,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 第53-54页 |
6.2.3 树立供应链管理理念,创新整合方式与途径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6页 |
附件1 | 第56-57页 |
附件2 | 第57-61页 |
附件3 | 第6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 | 第73-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