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识别的镀锌带钢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课题立项背景 | 第7-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表面缺陷检测课题立项 | 第11-12页 |
1.4 表面缺陷检测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4-24页 |
2.1 镀锌线工艺概述 | 第14-16页 |
2.2 硬件系统设计 | 第16-21页 |
2.2.1 核心硬件选型 | 第16-20页 |
2.2.2 硬件部署方案 | 第20-21页 |
2.3 系统通讯设计 | 第21-22页 |
2.4 软件系统设计 | 第22-24页 |
3 带钢表面图像采集方法研究 | 第24-35页 |
3.1 带钢图像采集 | 第24-30页 |
3.1.1 图像采集方案 | 第24-25页 |
3.1.2 照明光源选择 | 第25-27页 |
3.1.3 相机采集触发机制 | 第27-30页 |
3.2 图像拼接 | 第30-32页 |
3.2.1 图像特征提取 | 第30-31页 |
3.2.2 图像拼接方法 | 第31-32页 |
3.3 图像切边 | 第32-33页 |
3.4 图像存储 | 第33-35页 |
4 图像识别与缺陷检测研究 | 第35-45页 |
4.1 图像滤波 | 第35-38页 |
4.1.1 均值滤波 | 第35-36页 |
4.1.2 中值滤波 | 第36页 |
4.1.3 高斯滤波 | 第36-37页 |
4.1.4 图像滤波实验 | 第37-38页 |
4.2 光照均匀化 | 第38-40页 |
4.3 缺陷检测与辨识 | 第40-45页 |
4.3.1 无缺陷过滤 | 第40页 |
4.3.2 表面缺陷检测 | 第40-42页 |
4.3.3 表面缺陷识别 | 第42-45页 |
5 表面缺陷检系统的实现 | 第45-56页 |
5.1 硬件的安装部署 | 第45-46页 |
5.2 通讯功能的实现 | 第46页 |
5.3 软件功能的实现 | 第46-53页 |
5.3.1 开发环境搭建 | 第47-48页 |
5.3.2 软件功能组成 | 第48-49页 |
5.3.3 带钢缺陷定位 | 第49-50页 |
5.3.4 软件功能实现 | 第50-53页 |
5.4 在线运行及分析 | 第53-56页 |
5.4.1 系统在线运行 | 第53-54页 |
5.4.2 运行状态分析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