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第一章 防风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1.1 防风的研究及其植物学特征概述 | 第9页 |
1.2 防风的化学成分 | 第9-11页 |
1.3 防风的药理作用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2.1 影响药用植物诱导愈伤组织因素 | 第13-14页 |
2.2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植物组织培养中玻璃化现象与防治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3.1 玻璃苗生理生化指标差异 | 第16-17页 |
3.2 玻璃苗形成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3.3 防止玻璃苗发生途径 | 第18-20页 |
第四章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实验设计 | 第20-22页 |
4.1 目的意义 | 第20页 |
4.2 实验设计 | 第20-22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22-57页 |
第一章 不同处理对防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2-29页 |
1.1 引言 | 第22页 |
1.2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 第22页 |
1.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1.4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1.5 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 第24页 |
1.6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1.7 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1.8 结论 | 第28-29页 |
第二章 防风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29-39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 第29页 |
2.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2.5 结果分析 | 第31-38页 |
2.6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防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体系的优化 | 第39-46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 第39页 |
3.3 主要仪器 | 第39-40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3.5 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3.6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防风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6-51页 |
4.1 前言 | 第46页 |
4.2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 第46页 |
4.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4.4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4.5 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6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防风愈伤组织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分析 | 第51-57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 第51页 |
5.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51-52页 |
5.4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52-56页 |
5.5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1.1 结论 | 第57页 |
1.2 创新点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