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1.1 腹水病理生理学 | 第12-16页 |
1.1.1 肝硬化腹水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1.2 心源性腹水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1.3 腹膜炎腹水的形成 | 第16页 |
1.2 腹水鉴别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渗出液-漏出液分类法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2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对腹水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2.3 其他鉴别方法 | 第19页 |
1.3 诊断试验的评价方法 | 第19-21页 |
1.3.1 诊断试验的四格表在诊断试验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2 ROC曲线在诊断试验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2.1 研究材料 | 第22页 |
2.1.1 病例来源 | 第22页 |
2.1.2 纳入标准 | 第22页 |
2.1.3 排除标准 | 第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9页 |
2.2.1 仪器和设备 | 第22页 |
2.2.2 诊断方法 | 第22-26页 |
2.2.3 腹水病例的分组 | 第26-27页 |
2.2.4 SAAG的计算 | 第27页 |
2.2.5 腹水类型的鉴别标准 | 第27页 |
2.2.6 AFTP,SAAG和联合诊断诊断价值的评价方法 | 第27-28页 |
2.2.7 统计学分析 | 第28-29页 |
3 结果 | 第29-53页 |
3.1 年龄与性别 | 第31-33页 |
3.2 AFTP的差异性及诊断价值 | 第33-35页 |
3.3 AFTP对腹水鉴别的ROC曲线 | 第35-36页 |
3.4 SAAG的差异性及诊断价值 | 第36-38页 |
3.5 SAAG对腹水鉴别的ROC曲线 | 第38-40页 |
3.6 SAAG联合AFTP对犬腹水的诊断价值 | 第40页 |
3.7 SAAG在犬腹水鉴别中的临床应用 | 第40-53页 |
4 讨论 | 第53-57页 |
4.1 一般资料 | 第53页 |
4.2 AFTP的诊断意义 | 第53-54页 |
4.3 SAAG的诊断意义 | 第54-55页 |
4.4 SAAG和AFTP联合的诊断意义 | 第55-56页 |
4.5 SAAG在犬腹水鉴别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 第56-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