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0-16页 |
1.2.1 移动对象轨迹聚类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移动对象轨迹聚类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移动对象轨迹聚类相关技术 | 第18-29页 |
2.1 移动对象轨迹挖掘概述 | 第18-19页 |
2.2 移动对象轨迹表达与重构 | 第19-22页 |
2.3 移动对象轨迹相似性度量 | 第22-25页 |
2.3.1 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 | 第22-24页 |
2.3.2 空间点集相似性度量 | 第24-25页 |
2.4 聚类方法分析 | 第25-28页 |
2.4.1 传统的聚类算法 | 第26-27页 |
2.4.2 移动对象轨迹聚类算法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特征点和编辑距离的轨迹相似性度量算法 | 第29-41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相关工作 | 第30-31页 |
3.3 移动对象轨迹运行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3.4 基于特征点和编辑距离的轨迹相似性度量算法 | 第32-37页 |
3.3.1 基于运动方向和时间分段的轨迹特征点选取算法 | 第32-35页 |
3.3.2 基于编辑距离的轨迹相似性度量算法 | 第35-37页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3.5.1 算法中关键参数的设置 | 第38-39页 |
3.5.2 轨迹相似性度量运行效率的比较 | 第39页 |
3.5.3 轨迹聚类质量的比较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密度峰值的移动对象轨迹聚类算法 | 第41-51页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4.2 相关工作 | 第42-43页 |
4.3 基于密度峰值的移动对象轨迹聚类算法 | 第43-47页 |
4.3.1 CFSFDP算法 | 第43-44页 |
4.3.2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热传导改进的CFSFDP算法 | 第44-46页 |
4.3.3 基于密度峰值的移动对象轨迹聚类算法 | 第46-47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4.4.1 人工测试数据集实验分析 | 第47-49页 |
4.4.2 真实GPS轨迹数据集实验分析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城市交通拥堵区域检测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70页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51-54页 |
5.1.1 系统功能性需求 | 第51-53页 |
5.1.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第53-54页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4-56页 |
5.2.1 逻辑体系架构设计 | 第54-55页 |
5.2.2 物理体系架构设计 | 第55-56页 |
5.3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56-61页 |
5.3.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6-57页 |
5.3.2 交通拥堵区域检测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7-59页 |
5.3.3 地图操作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9-61页 |
5.4 系统测试 | 第61-69页 |
5.4.1 测试环境 | 第61-62页 |
5.4.2 系统功能测试 | 第62-64页 |
5.4.3 系统性能测试 | 第64-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6.2 研究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