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政府预算程序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民主行政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论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第2章 民主行政对地方政府预算程序的诉求 | 第21-30页 |
·民主行政与地方政府预算程序概述 | 第21-23页 |
·民主行政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地方政府预算程序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地方政府预算程序民主化是民主行政的迫切需要 | 第23-26页 |
·保障公民权利的需要 | 第23-24页 |
·节约行政成本的需要 | 第24-25页 |
·预防行政腐败的需要 | 第25页 |
·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 | 第25-26页 |
·民主行政对地方政府预算程序的内在要求 | 第26-30页 |
·预算程序公开透明 | 第26-27页 |
·预算过程公众参与 | 第27-28页 |
·预算程序的法制化 | 第28页 |
·预算监督规范有效 | 第28-30页 |
第3章 现行地方政府预算程序与民主行政的偏离 | 第30-46页 |
·地方政府预算程序的法律规定与现实运作 | 第30-35页 |
·地方政府预算程序的法律规定 | 第30-31页 |
·地方政府预算程序的改革实践与初步成效 | 第31-35页 |
·现行地方政府预算程序偏离民主行政的主要表现 | 第35-41页 |
·预算程序公开不够 | 第35-37页 |
·公民参与程度不足 | 第37-38页 |
·预算约束缺乏刚性 | 第38页 |
·预算执行监督乏力 | 第38-39页 |
·人大职能发挥不够 | 第39-41页 |
·地方政府预算程序偏离民主行政的原因探析 | 第41-46页 |
·程序公开机制与相关技术滞后 | 第41页 |
·公民参与动力与制度保障不足 | 第41-43页 |
·预算程序法制不健全 | 第43页 |
·预算监督体系不完善 | 第43-45页 |
·人大职能虚置 | 第45-46页 |
第4章 政府预算程序民主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46-53页 |
·政府预算程序民主化的国际经验 | 第46-50页 |
·美国 | 第46-48页 |
·法国 | 第48-49页 |
·英国 | 第49-50页 |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50-53页 |
·公共治理理念为指导 | 第50-51页 |
·完善的预算法规保障 | 第51页 |
·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 | 第51页 |
·严格的预算监督机制 | 第51-53页 |
第5章 完善地方政府预算程序推进民主行政的路径分析 | 第53-60页 |
·健全预算程序公开制度 | 第53-54页 |
·强化政府在预算过程的受托责任 | 第53页 |
·规范预算公开内容和方式 | 第53-54页 |
·加强电子政务基础性建设 | 第54页 |
·建立保障机制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 | 第54-55页 |
·完善公众参与的保障机制 | 第55页 |
·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 | 第55页 |
·完善预算程序法律法规 | 第55-57页 |
·提高对预算程序的认识 | 第56页 |
·完善《预算法》 | 第56页 |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第56-57页 |
·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力度 | 第57-58页 |
·规范各监督主体职能 | 第57页 |
·实行预算监督规范化 | 第57-58页 |
·明确监督不力的法律责任 | 第58页 |
·强化人大的预算权 | 第58-60页 |
·实行人大代表专职制 | 第58-59页 |
·明确和落实人大的预算权 | 第59页 |
·建立健全人大关于预算的质询制度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