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3 简要评述 | 第12-13页 |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1.4.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6页 |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2.1.1 畜牧业结构 | 第16页 |
| 2.1.2 畜牧业结构调整 | 第16-17页 |
| 2.1.3 畜牧业经济增长 | 第17页 |
| 2.2 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第17-18页 |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8页 |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8页 |
|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 3 河南省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及成效 | 第19-24页 |
| 3.1 河南省畜牧业结构调整历程 | 第19-21页 |
| 3.1.1 第一次阶段性调整 | 第19页 |
| 3.1.2 第二次阶段性调整 | 第19-20页 |
| 3.1.3 第三次阶段性调整 | 第20-21页 |
| 3.2 河南省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 第21-24页 |
| 3.2.1 畜牧业产值的增长 | 第21-23页 |
| 3.2.2 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 第23-24页 |
| 4 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畜牧业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 第24-26页 |
| 4.1 基于消费需求理论 | 第24-25页 |
| 4.2 利用资源禀赋效应 | 第25页 |
| 4.3 利用产业集聚效应 | 第25-26页 |
| 5 河南省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畜牧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第26-38页 |
| 5.1 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26-34页 |
| 5.1.1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27-28页 |
| 5.1.2 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关系检验 | 第28-30页 |
| 5.1.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30-31页 |
| 5.1.4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 5.1.5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 | 第31-34页 |
| 5.2 河南省畜牧业结构与畜牧业经济的关联效应分析 | 第34-38页 |
| 5.2.1 灰色关联方法介绍 | 第34-35页 |
| 5.2.2 河南省畜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35-37页 |
| 5.2.3 河南省畜牧业中肉类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37-38页 |
| 6 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8-42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38-39页 |
| 6.2 政策建议 | 第39-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ABSTRACT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