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火电机组超低负荷运行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系统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6页
        1.2.1 国外燃烧优化控制技术第11-13页
        1.2.2 国内燃烧优化控制技术第13-14页
        1.2.3 燃烧状态监测与稳定性判断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6-18页
第2章 电站锅炉火检系统第18-26页
    2.1 燃烧器第18-22页
        2.1.1 旋流煤粉燃烧器第18-20页
        2.1.2 直流煤粉燃烧器第20-22页
    2.2 低负荷稳燃技术第22-23页
        2.2.1 投油助燃第22页
        2.2.2 微油点火技术第22-23页
        2.2.3 等离子点火技术第23页
    2.3 FSSS系统第23-25页
        2.3.1 主要功能第24-25页
        2.3.2 锅炉灭火保护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基于信息融合的燃烧稳定性诊断第26-39页
    3.1 D-S证据理论第26-30页
        3.1.1 D-S证据理论基本概念第26-27页
        3.1.2 典型样本第27-28页
        3.1.3 概率密度函数第28页
        3.1.4 信度密度函数第28-29页
        3.1.5 信度函数分配的构造第29-30页
    3.2 影响燃烧稳定性的因素第30-32页
        3.2.1 负荷第30-31页
        3.2.2 煤粉浓度第31页
        3.2.3 一次风温与风速第31页
        3.2.4 一次风量第31页
        3.2.5 炉膛压力第31-32页
    3.3 燃烧状态特征提取第32-33页
    3.4 实例计算第33-37页
        3.4.1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燃烧稳定性诊断第33页
        3.4.2 燃烧稳定性诊断实例第33-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超低负荷燃烧控制系统第39-54页
    4.1 锅炉燃烧模型第39页
    4.2 锅炉燃烧模型的验证第39-44页
        4.2.1 锅炉本体介绍第39-40页
        4.2.2 燃煤特性第40-41页
        4.2.3 燃烧和烟气焓模型的验证第41-42页
        4.2.4 炉内传热模型的验证第42-44页
    4.3 锅炉燃烧模型在超低负荷下的应用第44-48页
        4.3.1 不同磨煤机启停方式对锅炉主要设计参数的影响第44-45页
        4.3.2 不同煤质对锅炉主要设计参数的影响第45-47页
        4.3.3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对锅炉主要设计参数的影响第47-48页
    4.4 火电机组超低负荷运行投运实验第48-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5.1 结论第54页
    5.2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阜新供电公司电力数据通信网质量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油液分析的风机齿轮箱状态监测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