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基于贝叶斯网络分类的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6页
        1.2.3 文献述评第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3 创新点第19-20页
第2章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相关理论第20-31页
    2.1 信用风险相关理论第20-22页
        2.1.1 信用风险定义及形成原因第20-21页
        2.1.2 信用风险管理定义及内容第21-22页
    2.2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第22-24页
        2.2.1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介绍第22-23页
        2.2.2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比较第23-24页
    2.3 贝叶斯网络分类理论第24-31页
        2.3.1 贝叶斯网络分类理论的概述第24-25页
        2.3.2 贝叶斯网络分类的基本原理第25-31页
第3章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第31-37页
    3.1 评估性能比较模型的构建第31-32页
    3.2 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的构建第32页
    3.3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关键指标筛选第32-33页
        3.3.1 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第32-33页
        3.3.2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关键指标筛选原则第33页
    3.4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第33-37页
        3.4.1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第33-35页
        3.4.2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的原始指标第35-37页
第4章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实证分析第37-53页
    4.1 样本数据的来源和处理第37-38页
        4.1.1 数据的来源第37页
        4.1.2 数据的预处理第37-38页
    4.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8-44页
    4.3 信用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第44-46页
        4.3.1 Pearson相关性分析第44-45页
        4.3.2 Logistic回归分析第45-46页
        4.3.3 评估指标的最终确定第46页
    4.4 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仿真第46-50页
    4.5 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性能比较第50-53页
第5章 对策建议第53-55页
    5.1 健全借款人信息审批制度,提高平台信息披露质量第53页
    5.2 完善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加强重要指标信息审核第53-54页
    5.3 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提高信用风险评估效果第54-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格力集团董事长更替为例的投资者市场反应研究
下一篇:我国IPO数量及融资额对股价指数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