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隔热材料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隔热材料的种类 | 第11-12页 |
·隔热机制 | 第12-14页 |
·掺杂改性Si0_2 气凝胶 | 第14-15页 |
·氧化锆纤维简介 | 第15-17页 |
·氧化锆纤维的用途 | 第15-16页 |
·氧化锆纤维的制备方法 | 第16-17页 |
·SiC 纤维简介 | 第17-19页 |
·SiC 纤维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C 纤维 | 第18-19页 |
·超细纤维与静电纺丝简介 | 第19-21页 |
·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 第20页 |
·静电纺丝制备陶瓷纤维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原位转化法制备梯度材料简介 | 第21-23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23页 |
·课题的技术方案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与表征方法 | 第25-30页 |
·原材料及试剂 | 第25页 |
·实验 | 第25-27页 |
·配制纺丝溶液 | 第26页 |
·静电纺丝 | 第26页 |
·熟化热处理 | 第26页 |
·空气预氧化处理 | 第26-27页 |
·高温烧成 | 第27页 |
·分析与表征 | 第27-30页 |
·组成与结构分析 | 第27-29页 |
·形貌分析 | 第29页 |
·超细Z10_2/SiC 纤维的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0-70页 |
·纺丝溶液的性质 | 第30-35页 |
·溶质的结构分析 | 第30-32页 |
·溶剂的选择 | 第32-33页 |
·纺丝溶液的各组分状态 | 第33-35页 |
·静电纺丝工艺研究 | 第35-48页 |
·PCS 浓度对溶液可纺性和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36-39页 |
·Zr(OC_4H_9)_4 含量对溶液可纺性和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39-42页 |
·供料速率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42-46页 |
·纺丝电压和收丝距离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46-48页 |
·预氧化工艺研究 | 第48-57页 |
·静电纺丝PCSZ 原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8-50页 |
·静电纺丝PCSZ 原纤维的预氧化工艺研究 | 第50-54页 |
·制备超细Z10_2/SiC 径向梯度纤维的熟化和预氧化工艺研究 | 第54-57页 |
·纤维形貌、组成与结构表征 | 第57-66页 |
·纤维形貌表征 | 第57-58页 |
·超细Z10_2/SiC 复合纤维组成与结构表征 | 第58-63页 |
·超细Z10_2/SiC 径向梯度纤维组成与结构表征 | 第63-66页 |
·纤维耐高温抗氧化和耐碱性能研究 | 第66-70页 |
·超细Z10_2/SiC 径向梯度纤维和超细SiC 纤维耐高温性能对比 | 第66-67页 |
·超细 ZrO_2/SiC 径向梯度纤维和超细 SiC 纤维高温抗氧化性能对比 | 第67-68页 |
·超细 ZrO_2/SiC 径向梯度纤维和超细 ZrO_2/SiC 复合纤维耐碱腐蚀性能对比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