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流形学习的行人重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应用前景第9-10页
        1.1.3 研究意义第10-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传统视觉描述子方法第13-14页
        1.2.2 深度学习方法第14-15页
        1.2.3 度量学习方法第15-16页
        1.2.4 特征变换方法第16页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7-19页
第2章 相关理论介绍第19-31页
    2.1 行人重识别系统框架介绍第19页
    2.2 图像底层特征提取方法介绍第19-24页
        2.2.1 颜色特征提取第20-21页
        2.2.2 纹理特征提取第21-24页
    2.3 特征降维方法介绍第24-25页
    2.4 流形学习算法介绍第25-26页
    2.5 流形对齐算法介绍第26-27页
    2.6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介绍第27-29页
        2.6.1 卷积层第27-28页
        2.6.2 池化层第28页
        2.6.3 ReLU层第28-29页
    2.7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基于流形对齐的行人重识别算法第31-41页
    3.1 稠密特征提取第32-33页
    3.2 特征降维第33-36页
    3.3 特征变换第36-39页
        3.3.1 公共潜空间嵌入第36-37页
        3.3.2 构建代价函数第37-39页
    3.4 特征匹配第39页
    3.5 算法复杂度分析第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基于多通道深度卷积网络的行人重识别算法第41-47页
    4.1 通道划分模块第41-42页
    4.2 独立残差子网模块第42-43页
    4.3 融合模块第43-44页
    4.4 带约束的三重损失函数第44-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5章 实验与分析第47-55页
    5.1 行人重识别数据集第47-48页
    5.2 行人重识别算法的评价标准第48-49页
    5.3 实验流程及实验分析第49-53页
        5.3.1 基于流形对齐的行人重识别算法实验第49-51页
        5.3.2 基于多通道深度卷积融合网络的行人重识别算法实验第51-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55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5页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情况第65页
    1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5页
    2 硕士期间科研竞赛奖励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特征融合的视觉显著性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RFID无芯片标签编码及感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