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共享运营模式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互联网+”与共享经济的相关概念 | 第8-9页 |
1.2.1 “互联网+ | 第8-9页 |
1.2.2 共享经济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行业问题 | 第9-11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植保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2 创新点 | 第12页 |
2 “互联网+”植保无人机的研究思路 | 第12-22页 |
2.1 我国行业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2.1.1 农业植保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2.1.2 政府补贴 | 第13页 |
2.1.3 互联网产业化案例介绍 | 第13-14页 |
2.1.4 服务对象反馈 | 第14页 |
2.2 互联网与行业融合 | 第14-15页 |
2.2.1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 第14页 |
2.2.2 对传统行业的融合与创新 | 第14-15页 |
2.2.3 植保无人机的产业融合 | 第15页 |
2.3 共享运营内容 | 第15-17页 |
2.3.1 资源和设备的共享 | 第16页 |
2.3.2 渠道与模式的共享 | 第16页 |
2.3.3 知识与技术的共享 | 第16-17页 |
2.3.4 数据的共享 | 第17页 |
2.4 数据标准化研究 | 第17-18页 |
2.4.1 标准化的意义 | 第17-18页 |
2.4.2 平台制订标准的过程和方法 | 第18页 |
2.5 测算与收费方案 | 第18-19页 |
2.5.1 费用结算方式 | 第18页 |
2.5.2 收费的必要条件:面积测算 | 第18-19页 |
2.5.3 移动支付实时收费 | 第19页 |
2.6 互联互通方案 | 第19-20页 |
2.6.1 解决数据服务的必要条件:互联互通 | 第19-20页 |
2.6.2 互联互通实现方式 | 第20页 |
2.7 植保施药效果评估 | 第20-22页 |
2.7.1 植保施药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7.2 植保施药效果评价表 | 第21-22页 |
3 智慧飞防平台建设方案 | 第22-27页 |
3.1 重要技术 | 第22-23页 |
3.1.1 移动互联网与移动支付技术 | 第22页 |
3.1.2 卫星定位 | 第22-23页 |
3.1.3 物联(传感器)技术 | 第23页 |
3.1.4 云计算技术 | 第23页 |
3.2 平台整体架构 | 第23-25页 |
3.2.1 整体架构说明 | 第23-25页 |
3.2.2 架构技术介绍 | 第25页 |
3.3 平台主要功能 | 第25-27页 |
3.3.1 数据维护管理 | 第25页 |
3.3.2 微信公众平台 | 第25-26页 |
3.3.3 移动APP | 第26页 |
3.3.4 卫星定位模块 | 第26-27页 |
4 核心问题解决方法 | 第27-32页 |
4.1 作业面积测算 | 第27-29页 |
4.1.1 现有测算方法的优劣 | 第27页 |
4.1.2 面积测算的基础:时间位置与状态 | 第27页 |
4.1.3 单次作业时间分割点 | 第27-28页 |
4.1.4 点距与方位角 | 第28页 |
4.1.5 平均作业宽幅 | 第28-29页 |
4.2 计算标准与收费实现 | 第29-30页 |
4.2.1 按地形划分的标准 | 第29-30页 |
4.2.2 按农药使用设定标准 | 第30页 |
4.2.3 根据面积和计费标准产生收费订单 | 第30页 |
4.2.4 扫码支付 | 第30页 |
4.3 收费分配方式 | 第30-32页 |
4.3.1 利益相关人介绍 | 第30-31页 |
4.3.2 费用分配规则 | 第31-32页 |
5 平台运行和效益情况 | 第32-35页 |
5.1 运行情况介绍 | 第32页 |
5.2 产生的数据分析 | 第32-34页 |
5.2.1 植保作业分析 | 第32-33页 |
5.2.2 作业区域分布 | 第33页 |
5.2.3 经济收益情况 | 第33-34页 |
5.2.4 数据价值提升 | 第34页 |
5.3 创业大赛获奖介绍 | 第34-35页 |
6 研究结论和改进方向 | 第35-3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5页 |
6.2 改进方向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