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淡水鱼消化道噬菌体多样性及噬菌体受体的遗传学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10-17页
    1.1 水产品的重要性和现状第10页
    1.2 重要的水产致病菌第10-13页
        1.2.1 气单胞菌属第10-11页
        1.2.2 弧菌属第11-12页
        1.2.3 变形杆菌属第12页
        1.2.4 邻单胞菌属第12页
        1.2.5 摩根菌属第12-13页
    1.3 噬菌体第13-15页
        1.3.1 噬菌体概述第13-14页
        1.3.2 噬菌体的受体第14-15页
        1.3.3 噬菌体的生态学意义第15页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其内容第15-17页
        1.4.1 本文研究意义第15-16页
        1.4.2 本文研究内容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36页
    2.1 样品来源第17页
    2.2 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水产致病菌第17-19页
        2.2.1 选择性培养基的种类和成分第17-18页
        2.2.2 选择性培养基的分离原理第18-19页
        2.2.3 潜在水产致病菌的分离第19页
    2.3 乳酸菌的分离第19页
    2.4 芽孢杆菌的分离第19页
    2.5 噬菌体的分离第19-20页
        2.5.1 噬菌体的富集第19-20页
        2.5.2 双层平板法分离噬菌体第20页
        2.5.3 噬菌体的纯化第20页
        2.5.4 噬菌体的保存第20页
    2.6 致病菌的鉴定第20-23页
        2.6.1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0-21页
        2.6.2 致病菌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第21页
        2.6.3 宿主菌16S rRNA基因的克隆及测序第21-23页
        2.6.4 使用BLAST工具分析宿主菌16S rRNA基因第23页
        2.6.5 构建致病菌16S rRNA基因的系统进化树第23页
    2.7 气单胞菌属菌株的分型第23-27页
        2.7.1 气单胞菌的PFGE分型第23-25页
        2.7.2 气单胞菌属菌株的RAPD分型第25-26页
        2.7.3 气单胞菌属菌株的ERIC-PCR分型第26-27页
        2.7.4 分析电泳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第27页
    2.8 气单胞菌致病性分析第27-31页
        2.8.1 气单胞菌毒力基因的PCR扩增第27-31页
        2.8.2 溶血性分析第31页
    2.9 气单胞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第31-32页
        2.9.1 噬菌体滴度测定第31页
        2.9.2 噬菌体宿主范围的测定第31页
        2.9.3 噬菌体对宿主菌的生长抑制试验第31-32页
        2.9.4 pH对噬菌体稳定性的影响第32页
    2.10 气单胞菌噬菌体受体相关基因的遗传学分析第32-36页
        2.10.1 构建气单胞菌转座子文库第32-33页
        2.10.2 噬菌体抗性突变株对噬菌体的吸附分析第33页
        2.10.3 转座子Tn5G插入位点的确定第33-34页
        2.10.4 突变子泳动能力(swimming motility)的测定第34-3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6-65页
    3.1 淡水鱼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生态分析第36-37页
        3.1.1 潜在致病菌的分离第36页
        3.1.2 乳酸菌的分离第36页
        3.1.3 芽孢杆菌的分离第36-37页
    3.2 淡水鱼消化道内噬菌体的分离第37-39页
    3.3 噬菌体宿主菌的鉴定和同源性分析第39-45页
        3.3.1 宿主菌16S rRNA基因的鉴定第39-43页
        3.3.2 宿主菌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分析第43-45页
    3.4 气单胞菌分型研究第45-52页
        3.4.1 气单胞菌的RAPD分型第45-48页
        3.4.2 气单胞菌的ERIC-PCR分型第48-49页
        3.4.3 气单胞菌的PFGE分型第49-50页
        3.4.4 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扩增和溶血性分析第50-52页
    3.5 气单胞菌噬菌体宿主范围的测定第52-54页
    3.6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54-59页
        3.6.1 噬菌体对宿主菌的抑制效应第54页
        3.6.2 噬菌体与菌株的组合对生长抑制的影响第54-58页
        3.6.3 pH对噬菌体稳定性的影响第58-59页
    3.7 噬菌体受体相关基因的遗传分析第59-65页
        3.7.1 构建转座子文库筛选噬菌体耐受突变株第59页
        3.7.2 突变株的表型第59-61页
        3.7.3 鉴定突变子的插入位点第61-65页
4 结论第65-66页
5 展望第66-67页
6 参考文献第67-74页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4-75页
8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中医证候分析及用药规律研究
下一篇:水稻纹枯病菌效应因子筛选与初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