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高催化性能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前言第14页
    1.2 光催化的基本过程及原理第14-19页
        1.2.1 光生电子和空穴第15-16页
        1.2.2 影响载流子迁移的因素第16-17页
        1.2.3 利用载流子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原理第17-19页
    1.3 g-C_3N_4光催化材料第19-21页
        1.3.1 g-C_3N_4的结构和性质第19页
        1.3.2 提高g-C_3N_4光催化活性的方法第19-21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3-29页
    2.1 化学试剂第23页
    2.2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3 基本物性表征第24-27页
        2.3.1 粉末X射线衍射测试(XRD)第24-25页
        2.3.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BET和BJH)第25页
        2.3.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5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第25页
        2.3.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第25-26页
        2.3.6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第26页
        2.3.7 光致发光谱(PL)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第26页
        2.3.8 催化剂光电化学表征第26-27页
    2.4 光催化性能评价第27-29页
        2.4.1 光催化反应装置和光源第27页
        2.4.2 光催化气相降解有机污染物第27-29页
第三章 氮缺陷大比表面积g-C_3N_4的制备与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第29-43页
    3.1 引言第29-30页
    3.2 实验部分第30-31页
        3.2.1 样品制备第30页
        3.2.2 样品表征和测试第30-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42页
        3.3.1 氮缺陷大比表面积g-C_3N_4的结构及组成第31-32页
        3.3.2 氮缺陷大比表面积g-C_3N_4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第32-33页
        3.3.3 氮缺陷大比表面积g-C_3N_4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表征第33-35页
        3.3.4 氮缺陷大比表面积g-C_3N_4元素化学价态第35-38页
        3.3.5 氮缺陷大比表面积g-C_3N_4光学性能表征第38-39页
        3.3.6 氮缺陷大比表面积g-C_3N_4缺陷表征第39-40页
        3.3.7 氮缺陷大比表面积g-C_3N_4光催化活性评价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第43-54页
    4.1 引言第43-44页
    4.2 实验部分第44-45页
        4.2.1 样品制备第44-45页
        4.2.2 样品表征和测试第4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5-53页
        4.3.1 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物相表征第45-46页
        4.3.2 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形貌表征第46-48页
        4.3.3 不同比例对比表面积的影响第48-49页
        4.3.4 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光学性能表征第49-50页
        4.3.5 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光物理性能表征第50-51页
        4.3.6 催化剂光催化活性评价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5.1 总结第54-55页
    5.2 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石墨烯缺陷的光子晶体的光学吸收特性研究
下一篇:含有不饱和基团的硼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