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信息的植被冠层气孔导度参数化模型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气孔导度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2页 |
1.2.1 对气孔形态的观察方法研究 | 第11-12页 |
1.2.2 不同植被气孔的特性研究 | 第12-14页 |
1.2.3 气孔开闭机制研究 | 第14-16页 |
(1) 外界因素 | 第14-16页 |
(2) 内部因素 | 第16页 |
1.2.4 气孔导度的计算方法研究 | 第16-19页 |
(1) 植物微气孔导度 | 第16-17页 |
(2) 植物叶片气孔导度 | 第17-18页 |
(3) 植物冠层气孔导度 | 第18-19页 |
1.2.5 遥感对植被气孔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2.6 存在问题 | 第2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概况 | 第25-38页 |
2.1 研究区介绍 | 第25-26页 |
2.2 数据概况 | 第26-38页 |
2.2.1 验证数据 | 第26-29页 |
(1) 涡度相关与自动气象站数据 | 第27页 |
(2) 地面调查数据 | 第27页 |
(3) 叶面积指数数据 | 第27-29页 |
2.2.2 输入数据 | 第29-38页 |
(1) 分类产品 | 第29-32页 |
(2) 再分析数据 | 第32-34页 |
(3) LAI产品 | 第34-35页 |
(4) 光合有效辐射产品 | 第35-38页 |
第三章 不同植被类型冠层气孔导度模型研究 | 第38-51页 |
3.1 植物叶片气孔特性与类型的关系 | 第38-42页 |
3.1.1 四种属植被叶片气孔特征分析 | 第38-40页 |
3.1.2 植被叶片气孔特征分析 | 第40-42页 |
3.2 模型构建 | 第42-46页 |
3.2.1 基于植被类型的冠层气孔导度模型构建 | 第42-43页 |
3.2.2 C3、C4植被冠层气孔导度模型构建 | 第43-46页 |
3.3 冠层导度模型验证方法 | 第46-51页 |
第四章 模型验证与黑河流域冠层导度模拟分析 | 第51-59页 |
4.1 模型评价 | 第51-53页 |
4.2 模型敏感性分析 | 第53-55页 |
4.3 黑河流域冠层导度模拟 | 第55-59页 |
4.3.1 总体结构 | 第55-56页 |
4.3.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60页 |
5.3 问题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