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6-12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6-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黔东南金矿区域地质背景 | 第12-19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2-13页 |
2.2 区域地层 | 第13-16页 |
2.3 大地构造演化 | 第16-19页 |
第3章 典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第19-26页 |
3.1 赋矿地层 | 第20-21页 |
3.2 矿体特征 | 第21-22页 |
3.3 矿石矿物组合特征及结构构造 | 第22-24页 |
3.4 赋矿围岩及蚀变特征 | 第24-26页 |
第4章 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床中钨赋存状态及富集机理 | 第26-43页 |
4.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第26-27页 |
4.2 钨的赋存状态 | 第27-31页 |
4.3 钨的富集机制 | 第31-43页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第31-32页 |
4.3.2 微量元素特征 | 第32-38页 |
4.3.3 稀土元素特征 | 第38-43页 |
第5章 华南加里东期变质过程中钨的迁移特征 | 第43-57页 |
5.1 陈蔡群岩相学特征 | 第43-47页 |
5.2 陈蔡杂岩元素组合特征 | 第47-51页 |
5.2.1 主量元素特征 | 第47-49页 |
5.2.2 微量元素组合特征 | 第49-51页 |
5.3 不同变质相中富钨矿物岩相学特征 | 第51-57页 |
5.3.1 不同变质相矿物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 | 第53-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57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