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41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4-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17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2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8-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21-36页 |
1.3.1 期现货价格关系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3.2 期货推出对现货市场信息效率影响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1.3.3 基于份额贡献的期现货价格关系研究现状 | 第28-32页 |
1.3.4 基于波动率溢出的期现货价格关系研究现状 | 第32-34页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34-36页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36-3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1.4.2 结构安排 | 第37-39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9-4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39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39-41页 |
第2章 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的相关理论 | 第41-55页 |
2.1 国债期货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第41-44页 |
2.1.1 国债期货合约分类及研究对象确定 | 第41页 |
2.1.2 转换因子在研究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的纽带作用 | 第41-44页 |
2.2 国债现货市场交易特征 | 第44页 |
2.2.1 基础资产的特征 | 第44页 |
2.2.2 国债期货推出对现货交易的影响 | 第44页 |
2.3 国债期货和现货价格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44-49页 |
2.3.1 有效市场划分理论 | 第44-46页 |
2.3.2 持有成本理论 | 第46-47页 |
2.3.3 期货是现货价格预期理论 | 第47-48页 |
2.3.4 期货与现货信息传递理论 | 第48-49页 |
2.4 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互相影响的原理 | 第49-54页 |
2.4.1 价格发现过程分析 | 第49-53页 |
2.4.2 期货与现货价格互相影响的机理 | 第53-5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国债期货推出对现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 | 第55-72页 |
3.1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第55-58页 |
3.1.1 市场效率 | 第55-56页 |
3.1.2 信息效率 | 第56-57页 |
3.1.3 基本假设 | 第57-58页 |
3.2 国债期货推出对现货市场信息效率影响研究过程 | 第58-67页 |
3.2.1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58-59页 |
3.2.2 国债ETF日、5分钟收益率特征描述 | 第59-63页 |
3.2.3 GARCH类模型研究方法 | 第63-64页 |
3.2.4 近似熵方法 | 第64-67页 |
3.3 国债期货推出对现货市场信息效率影响研究结果 | 第67-70页 |
3.3.1 GARCH类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67-69页 |
3.3.2 近似熵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9-70页 |
3.3.3 实证结论与启示 | 第7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4章 基于份额贡献的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研究 | 第72-95页 |
4.1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第73-75页 |
4.1.1 长期均衡关系 | 第73页 |
4.1.2 价格发现 | 第73-75页 |
4.1.3 基本假设 | 第75页 |
4.2 基于份额贡献的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研究过程 | 第75-81页 |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75-76页 |
4.2.2 收益率特征描述 | 第76-78页 |
4.2.3 传统研究方法 | 第78-79页 |
4.2.4 研究思路设计 | 第79-81页 |
4.3 基于份额贡献的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研究结果 | 第81-92页 |
4.3.1 序列平稳性检验的实证结果 | 第81-85页 |
4.3.2 协整检验的实证结果 | 第85-86页 |
4.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 第86-87页 |
4.3.4 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 | 第87-91页 |
4.3.5 P-T和I-S模型估计结果 | 第91-92页 |
4.4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92-94页 |
4.4.1 研究结论 | 第92-93页 |
4.4.2 建议 | 第93-9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5章 基于波动率溢出的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研究 | 第95-114页 |
5.1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第95-99页 |
5.1.1 波动性 | 第95-96页 |
5.1.2 波动溢出 | 第96-98页 |
5.1.3 基本假设 | 第98-99页 |
5.2 基于波动率溢出的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研究过程 | 第99-105页 |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99页 |
5.2.2 13对国债期货合约5分钟收益率波动性描述 | 第99-101页 |
5.2.3 研究方法 | 第101-105页 |
5.3 基于波动率溢出的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研究结果 | 第105-111页 |
5.3.1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检验结果 | 第105-108页 |
5.3.2 基于BEKK-GARCH模型的估计结果 | 第108-111页 |
5.4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111-112页 |
5.4.1 研究结论 | 第111页 |
5.4.2 建议 | 第111-11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结论 | 第114-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32页 |
附录 | 第132-139页 |
附录 1 各合约主力交易时段期现货5分钟收盘价折线图 | 第132-134页 |
附录 2 各合约主力交易时段期现货收益率折线图 | 第134-13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39-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个人简历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