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预留孔钢筋浆锚连接搭接性能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5页 |
1.1.1 装配式混凝土简介 | 第10-12页 |
1.1.2 国外发展情况 | 第12-13页 |
1.1.3 国内发展情况 | 第13-14页 |
1.1.4 预制装配式发展的意义 | 第14-15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1.3 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焊接预留孔浆锚搭接连接试验研究 | 第22-32页 |
2.1 焊接预留孔浆锚搭接连接介绍 | 第22页 |
2.2 钢筋混凝土锚固理论知识 | 第22-25页 |
2.2.1 粘结破坏过程 | 第23页 |
2.2.2 破坏类型 | 第23-24页 |
2.2.3 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3 焊接预留孔浆锚搭接连接的试验研究 | 第25-31页 |
2.3.1 试验概况 | 第25-28页 |
2.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金属波纹管钢筋浆锚连接锚固性能分析 | 第32-46页 |
3.1 锚固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3.1.1 传力机理及模型建立 | 第32-33页 |
3.1.2 模型中材料参数 | 第33页 |
3.2 锚固粘结强度与搭接长度研究 | 第33-42页 |
3.2.1 钢筋-灌浆料界面 | 第34-37页 |
3.2.2 灌浆料-金属波纹管界面 | 第37-40页 |
3.2.3 金属波纹管-混凝土界面 | 第40-42页 |
3.3 不同钢筋直径下极限锚固长度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焊接预留孔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搭接性能分析 | 第46-70页 |
4.1 粘结强度研究基础 | 第46-53页 |
4.1.1 试验研究分析 | 第47-50页 |
4.1.2 理论研究分析 | 第50-52页 |
4.1.3 搭接长度研究 | 第52-53页 |
4.2 搭接连接劈裂破坏理论分析 | 第53-60页 |
4.2.1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4.2.2 厚壁圆筒模型计算 | 第56-59页 |
4.2.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4.3 搭接连接拔出破坏分析 | 第60-63页 |
4.3.1 拔出破坏分析 | 第60-61页 |
4.3.2 拔出破坏时的最小配箍率 | 第61-63页 |
4.4 极限搭接长度的分析 | 第63-68页 |
4.4.1 沿锚固长度的应力分布 | 第64-65页 |
4.4.2 钢筋极限搭接长度计算 | 第65-67页 |
4.4.3 搭接长度结果对比分析 | 第67-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焊接预留孔钢筋浆锚搭接连接可靠度分析 | 第70-81页 |
5.1 极限状态分析 | 第70-72页 |
5.1.1 锚固极限状态 | 第70-71页 |
5.1.2 极限状态方程 | 第71-72页 |
5.2 统计参数 | 第72-74页 |
5.2.1 材料性能不确定性 | 第72-73页 |
5.2.2 几何参数不确定性 | 第73-74页 |
5.2.3 计算模式不确定性 | 第74页 |
5.3 可靠度及可靠指标 | 第74-76页 |
5.3.1 可靠性和可靠度介绍 | 第74-75页 |
5.3.2 可靠指标分析 | 第75-76页 |
5.4 保证可靠性的极限搭接长度 | 第76-79页 |
5.4.1 荷载效应S | 第77页 |
5.4.2 结构抗力R | 第77-78页 |
5.4.3 搭接长度计算 | 第78-79页 |
5.5 计算结果分析及设计建议 | 第79-80页 |
5.5.1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79-80页 |
5.5.2 设计建议 | 第8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页 |
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