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税收分类管理问题研究--基于大企业分类标准角度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2 基本理论分析 | 第17-30页 |
·税源及税源管理的涵义 | 第17-18页 |
·税源的涵义 | 第17-18页 |
·税源管理的涵义 | 第18页 |
·税收分类管理的涵义 | 第18-19页 |
·实行税收分类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19-24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19-23页 |
·必要性分析 | 第23-24页 |
·税务机关提高税收管理工作效率的需要 | 第23-24页 |
·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 第24页 |
·对纳税人税收管理的分类方式与选择 | 第24-30页 |
·按行业划分 | 第24-25页 |
·按企业类型划分 | 第25-26页 |
·按地区划分 | 第26-27页 |
·按规模划分 | 第27-30页 |
3 我国大企业分类标准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30-34页 |
·我国大企业分类标准的现实状况 | 第30-31页 |
·大企业分类标准的理论状况 | 第31-33页 |
·理论界的争论 | 第31-32页 |
·笔者的观点 | 第32-33页 |
·我国大企业分类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4 大企业分类标准的确定 | 第34-46页 |
·分类标准的确定原则 | 第34-36页 |
·区别原则 | 第35页 |
·有效性原则 | 第35页 |
·可行性原则 | 第35页 |
·协调性原则 | 第35-36页 |
·服务原则 | 第36页 |
·大企业标准的指标选择 | 第36-39页 |
·选择单一指标还是综合指标 | 第36-37页 |
·分类标准适用范围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 第37-38页 |
·主要指标的确定 | 第38页 |
·辅助指标的确定 | 第38-39页 |
·中央标准的指标量化 | 第39-42页 |
·大企业数量的确定 | 第39-41页 |
·主要指标的量化 | 第41-42页 |
·地方标准制定的指导性意见 | 第42-43页 |
·分类标准的时期性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中央标准 | 第44页 |
·地方标准 | 第44页 |
·标准的实施 | 第44-46页 |
5 大企业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 第46-52页 |
·认定方式的选择与认定程序的设计 | 第46-47页 |
·认定方式的选择 | 第46-47页 |
·认定程序的设计 | 第47页 |
·大企业的进退机制 | 第47-48页 |
·基于此标准的后期管理 | 第48-52页 |
·管理机构的设置 | 第48-49页 |
·管理机构权限的划分 | 第49页 |
·管理业务的创新 | 第49-50页 |
·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