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莺歌海盆地中浅储层特征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9-17页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5页
        0.2.1 储层评价研究及蕴藏规律研究综述第9-13页
        0.2.2 储层地质学发展情况综述第13-14页
        0.2.3 储层综合评价第14-15页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0.3.1 研究主要内容第15页
        0.3.2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7-23页
    1.1 地层特征第17-18页
    1.2 构造特征第18-20页
        1.2.1 走滑构造特征第18-19页
        1.2.2 断裂构造特征第19页
        1.2.3 构造演化模式第19-20页
    1.3 沉积特征第20-22页
    1.4 莺歌海盆地油气地质特性第22-23页
第二章 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第23-29页
    2.1 岩性特征第23-24页
    2.2 岩石学特性分析第24-26页
    2.3 主要成岩作用第26-29页
第三章 储层特征研究第29-37页
    3.1 储层沉积特征第29-32页
    3.2 储集空间分析第32-35页
        3.2.1 孔隙类型第32-33页
        3.2.2 孔隙结构特征第33-35页
    3.3 储层物性分析第35-37页
第四章 储层分类及评价第37-51页
    4.1 储层下限划分第37-39页
        4.1.1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第37-38页
        4.1.2 试气法第38-39页
        4.1.3 储层下限确定第39页
    4.2 评价标准第39-40页
    4.3 特征井的储层评价第40-48页
        4.3.1 东方11-1-1井评价第40页
        4.3.2 东方13-1-5井评价第40-43页
        4.3.3 东方13-1-6井评价第43-44页
        4.3.4 东方13-2-1井评价第44页
        4.3.5 东方13-2-3井评价第44页
        4.3.6 东方13-2-4井评价第44-48页
    4.4 储层综合评价第48-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排量固定管柱多层防喷压裂管柱研究
下一篇:肯基亚克油田盐膏层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