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投公司债券融资案例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城投公司概述 | 第17-19页 |
2.1.1 城投公司类型 | 第17-18页 |
2.1.2 城投公司融资渠道 | 第18页 |
2.1.3 城投公司作用 | 第18-19页 |
2.2 城投债产生、发展及特点 | 第19-22页 |
2.2.1 城投债产生及发展 | 第19-20页 |
2.2.2 城投债特点 | 第20-22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页 |
2.3.2 财政分权理论 | 第22-23页 |
3 城投公司债券融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3-28页 |
3.1 我国城投公司债券融资必要性分析 | 第23-24页 |
3.1.1 股东背景因素 | 第23页 |
3.1.2 公司治理结构因素 | 第23-24页 |
3.1.3 融资项目因素 | 第24页 |
3.1.4 政策制约因素 | 第24页 |
3.2 我国城投公司债券融资可行性分析 | 第24-28页 |
3.2.1 成本优势分析 | 第24-27页 |
3.2.2 期限优势分析 | 第27-28页 |
4 城投公司债券融资问题案例分析 | 第28-43页 |
4.1 案例分析:以江苏省和重庆市为例 | 第28-39页 |
4.1.1 运营模式 | 第29页 |
4.1.2 发行主体 | 第29-32页 |
4.1.3 发行规模 | 第32-35页 |
4.1.4 偿付风险 | 第35-39页 |
4.2 问题分析 | 第39-43页 |
4.2.1 运营模式不合理、缺乏独立性 | 第39页 |
4.2.2 发行主体不规范、向县级城投公司下移 | 第39-40页 |
4.2.3 发行规模失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大 | 第40-41页 |
4.2.4 财政支持减少、到期偿付风险大 | 第41-43页 |
5 关于城投债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43-49页 |
5.1 转变运作模式,提升自主经营能力 | 第43-44页 |
5.1.1 优化项目类型结构 | 第43页 |
5.1.2 改善公司资本结构 | 第43-44页 |
5.2 规范发行主体,改革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 | 第44-45页 |
5.2.1 规范融资平台 | 第44页 |
5.2.2 完善分税制 | 第44-45页 |
5.2.3 加强城投债的审批 | 第45页 |
5.3 控制债务规模,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45-47页 |
5.3.1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45-46页 |
5.3.2 树立科学绩效考核方式 | 第46页 |
5.3.3 建立项目问责制度 | 第46-47页 |
5.4 建立偿付保障制度,降低偿付风险 | 第47-49页 |
5.4.1 建立偿付基金 | 第47页 |
5.4.2 限定投资领域 | 第47页 |
5.4.3 建立城投公司风险防范机制 | 第47-49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