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光催化技术概述 | 第10-15页 |
1.2.1 光催化技术 | 第10-12页 |
1.2.2 TiO_2光催化原理 | 第12-13页 |
1.2.3 TiO_2光催剂的应用 | 第13-15页 |
1.3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形貌和结构控制 | 第15-17页 |
1.3.1 晶面异质结TiO_2光催化材料 | 第15-16页 |
1.3.2 分级结构球状TiO_2光催化材料 | 第16页 |
1.3.3 Ti~(3+)存在的TiO_2光催化材料 | 第16-17页 |
1.4 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活性方法 | 第17-22页 |
1.4.1 晶相、晶面及形貌调控 | 第17-18页 |
1.4.2 光催化剂的主要改性方法 | 第18-22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晶面异质结TiO_2纳米晶的制备 | 第24-34页 |
2.1 前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2.2.1 实验设备与药品 | 第25-26页 |
2.2.2 具有{001}-{101}晶面异质结TiO_2纳米晶的制备 | 第26页 |
2.2.3 光催化材料的表征手段 | 第26-27页 |
2.2.4 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2.3.1 XRD谱图分析 | 第28-29页 |
2.3.2 XPS谱图分析 | 第29-30页 |
2.3.3 SEM谱图分析 | 第30-31页 |
2.3.4 TEM谱图分析 | 第31页 |
2.3.5 UV-Vis DRS谱图分析 | 第31-32页 |
2.3.6 样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活性评价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贵金属负载二氧化钛纳米晶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34-44页 |
3.1 前言 | 第34-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5页 |
3.2.2 X-TiO_2纳米晶(X=Ag,Au,Pt,Cu)的制备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3.3.1 XRD谱图分析 | 第36页 |
3.3.2 XPS谱图分析 | 第36-37页 |
3.3.3 SEM谱图分析 | 第37-38页 |
3.3.4 TEM谱图分析 | 第38页 |
3.3.5 UV-Vis DRS谱图分析 | 第38-40页 |
3.3.6 样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活性评价 | 第40-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晶面异质结TiO_2分级球的制备 | 第44-52页 |
4.1 前言 | 第4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44页 |
4.2.2 具有{001}-{101}晶面异质结TiO_2纳米分级球的制备 | 第44-4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4.3.1 XRD谱图分析 | 第45页 |
4.3.2 XPS谱图分析 | 第45-46页 |
4.3.3 SEM谱图分析 | 第46-47页 |
4.3.4 TEM谱图分析 | 第47页 |
4.3.5 UV-Vis DRS谱图分析 | 第47-48页 |
4.3.6 样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活性评价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五章 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52-62页 |
5.1 前言 | 第5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5.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52-53页 |
5.2.2 Y-TiO_2复合催化剂(Y=CuO,PbO_2,Fe_2O_3)的制备 | 第5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5.3.1 XRD谱图分析 | 第53-54页 |
5.3.2 XPS谱图分析 | 第54-55页 |
5.3.3 SEM及EDS谱图分析 | 第55-56页 |
5.3.4 UV-Vis DRS谱图分析 | 第56页 |
5.3.5 样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活性评价 | 第56-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