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工艺美术理论论文--工艺美术评论、欣赏论文

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4-21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第23-68页
    2.1 上海设计现代性的诞生第23-32页
    2.2 上海设计物质化的滥觞第32-40页
    2.3 上海海派设计文化的表现第40-52页
    2.4 上海设计与城市功能的变化第52-60页
    2.5 上海设计:在技术、审美与社会变迁中的发展第60-68页
第三章 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第68-103页
    3.1 城市形态变迁中的上海道路第68-73页
    3.2 淮海路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整体设计分析第73-89页
    3.3 淮海路形态构成的设计要素分析第89-93页
    3.4 淮海中路行号录变迁与形态设计第93-103页
第四章 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第103-130页
    4.1 霞飞路到淮海路的变迁——老上海记忆的设计文脉第103-112页
    4.2 淮海路设计:彰显吃、穿、住的欧陆风情第112-119页
    4.3 襄阳公园与复兴公园设计的法式风格第119-125页
    4.4 重要街景节点:国泰电影院的装饰设计艺术第125-130页
第五章 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第130-144页
    5.1 视觉中的身体美学:杭稚英的月份牌广告设计第130-134页
    5.2 视觉构成法则的应用:淮海路的画报广告设计第134-139页
    5.3 视觉的秩序与璀璨:淮海路的霓虹灯广告设计第139-144页
第六章 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第144-168页
    6.1 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第144-149页
    6.2 上海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第149-152页
    6.3 交通工具设计的功能美学第152-162页
    6.4 温暖与精雅:透射照明设计的欧陆气息第162-168页
第七章 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第168-180页
    7.1 工商业的崛起:城市意象中的上海设计变迁第168-171页
    7.2 视觉与文化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变迁第171-174页
    7.3 时尚与高雅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特征第174-180页
第八章 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第180-220页
    8.1 上海设计创新的“生态”要素第180-184页
    8.2 上海设计创新的“传统”要素第184-193页
    8.3 上海设计创新的“智慧”要素第193-198页
    8.4 上海设计创新的“视觉”要素第198-203页
    8.5 上海设计创新的“美育”要素第203-207页
    8.6 上海“设计之都”建设与上海设计发展的可能性探索第207-220页
小结第220-223页
图片来源第223-232页
参考文献第232-244页
附1:上海近现代设计主要设计师、设计作品、设计理念等第244-249页
附2:上海设计文化大事记第249-262页
附1、附2的参考文献第262-263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263-264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第264-265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它科研成果第265-266页
致谢第266页

论文共2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甾体抗炎药联合氨基葡萄糖及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研究--从结构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