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前言 | 第9页 |
1.2 电接触材料的性能要求 | 第9-10页 |
1.3 电触头材料研究进展及分类 | 第10-11页 |
1.3.1 铜基触头材料 | 第10-11页 |
1.3.2 银基触头材料 | 第11页 |
1.4 Cu-Mo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制备方法 | 第11-14页 |
1.4.1 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4.2 Cu-Mo合金的常用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1.5 本文研究来源、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23页 |
2.1 试验材料及制备 | 第15-1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5页 |
2.1.2 材料制备步骤 | 第15-17页 |
2.2 热模拟试验 | 第17-18页 |
2.3 摩擦磨损试验 | 第18-19页 |
2.4 电接触试验 | 第19-20页 |
2.5 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观察 | 第20-23页 |
2.5.1 密度的测量 | 第20页 |
2.5.2 硬度的测量 | 第20页 |
2.5.3 导电率测量 | 第20-21页 |
2.5.4 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 | 第21-23页 |
第3章 Cu-Mo-W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 | 第23-30页 |
3.1 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研究 | 第23-24页 |
3.2 试样结果分析 | 第24-28页 |
3.2.1 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 | 第24-27页 |
3.2.2 复合材料综合性能 | 第27-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4章 Cu-Mo-WC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 | 第30-42页 |
4.1 引言 | 第30页 |
4.2 流变应力-应变曲线 | 第30-33页 |
4.3 复合材料热激活能及本构方程 | 第33-40页 |
4.3.1 热变形激活能公式的推导 | 第33-38页 |
4.3.2 复合材料微观组织演变 | 第38-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Cu-Mo-W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42-46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WC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影响 | 第42-44页 |
5.2.1 WC添加量对磨损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5.2.2 WC添加量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43-44页 |
5.3 磨损表面形貌和磨损机理分析 | 第44-4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Cu-Mo-WC复合材料的抗电弧侵蚀性能 | 第46-64页 |
6.1 引言 | 第46页 |
6.2 WC含量对Cu-Mo-WC复合材料质量损耗量的影响 | 第46-50页 |
6.2.1 不同实验条件下材料转移及损耗 | 第46-49页 |
6.2.2 WC颗粒对复合材料质量损耗量的影响机理 | 第49-50页 |
6.3 Cu-Mo-WC复合材料表面侵蚀形貌 | 第50-58页 |
6.3.1 复合材料电弧侵蚀后表面形貌 | 第50-53页 |
6.3.2 WC对复合材料抗电弧侵蚀性能的影响 | 第53-58页 |
6.4 闭开操作次数对接触电阻及熔焊力的影响 | 第58-6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