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学师生对话教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8-12页
    1.1 课程改革呼吁教学方式的变革第8页
    1.2 师生对话教学第8-11页
        1.2.1 师生对话教学的概念第8-9页
        1.2.2 师生对话教学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2 中学生物学师生对话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第12-22页
    2.1 研究目的第12页
    2.2 研究对象第12-13页
    2.3 研究过程第13页
    2.4 研究结果第13-20页
        2.4.1 师生对话的基本环节第13-16页
        2.4.2 师生对话关系的和谐程度第16-17页
        2.4.3 师生的话语权第17-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2页
3 探寻有效开展师生对话教学的策略第22-32页
    3.1 研究目的第22页
    3.2 研究对象第22页
    3.3 研究过程第22页
    3.4 研究结果第22-29页
        3.4.1 改善“两问”次数偏少的策略第22-24页
        3.4.2 改善师生对话关系和谐程度偏低的策略第24-25页
        3.4.3 改善学生话语权偏少的策略第25-29页
    3.5 本章小结第29-32页
4 结论与展望第32-34页
    4.1 结论第32页
    4.2 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附录第36-78页
    附录1中学生物学师生对话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第36-38页
    附录 2“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对照班的教学设计第38-43页
    附录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实验班的教学设计第43-46页
    附录 4“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课后测验题第46-49页
    附录5两种教师的典型行为第49-50页
    附录 6“传染病及其预防(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第50-53页
    附录7关键事件调查表第53-54页
    附录8实验班关键事件调查结果统计表第54-56页
    附录 9“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对照班的教学设计第56-59页
    附录 10“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班的教学设计第59-60页
    附录 11“输血与血型”的教学设计第60-64页
    附录 12“输血与血型”课前预习表第64-65页
    附录 1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1课时)”教学设计第65-71页
    附录14数据表第71-78页
致谢第78-79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先天性家族性腕管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的初步分析
下一篇: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