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多极化馈源与全金属反射阵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20页 |
| 1.2.1 反射阵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1.2.2 同轴双频馈源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1.2.3 文献综述简析 | 第20页 |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0-21页 |
| 第2章 馈源与反射阵的基本理论 | 第21-35页 |
| 2.1 引言 | 第21页 |
| 2.2 馈源系统基本理论 | 第21-26页 |
| 2.2.1 波纹喇叭 | 第21-23页 |
| 2.2.2 介质棒天线 | 第23-24页 |
| 2.2.3 同轴波纹喇叭 | 第24-25页 |
| 2.2.4 正交模耦合器 | 第25-26页 |
| 2.3 反射阵基本理论 | 第26-33页 |
| 2.3.1 反射阵的相位补偿 | 第26-27页 |
| 2.3.2 反射阵的栅瓣控制 | 第27-28页 |
| 2.3.3 无限阵列理论和Floquet级数 | 第28-32页 |
| 2.3.4 十字形波导单元 | 第32-3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3章 双频多极化馈源系统的设计 | 第35-57页 |
| 3.1 引言 | 第35页 |
| 3.2 馈源系统整体架构 | 第35-37页 |
| 3.3 馈源系统组件的设计仿真 | 第37-51页 |
| 3.3.1 同轴波纹喇叭 | 第37-41页 |
| 3.3.2 馈电网络初级组件 | 第41-49页 |
| 3.3.3 同轴正交模耦合器与正交模耦合器 | 第49-51页 |
| 3.4 馈源系统的整体设计仿真 | 第51-55页 |
| 3.4.1 馈源系统总装结构 | 第51-53页 |
| 3.4.2 馈源系统仿真结果 | 第53-5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4章 双频多极化全金属双频反射阵的设计 | 第57-68页 |
| 4.1 引言 | 第57页 |
| 4.2 反射阵的效率 | 第57-59页 |
| 4.3 波导单元高度与深度的计算 | 第59-61页 |
| 4.4 十字形波导单元的设计仿真 | 第61-63页 |
| 4.5 全金属反射阵的构建 | 第63-64页 |
| 4.6 双频多极化全金属反射阵仿真结果 | 第64-67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