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武汉传统历史街区的改造研究--以红钢城“红房子”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 传统历史街区的现状分析 | 第10-14页 |
1.1 传统历史街区的价值 | 第10-12页 |
1.1.1 历史文化价值 | 第10页 |
1.1.2 商业价值 | 第10-11页 |
1.1.3 建筑艺术价值 | 第11-12页 |
1.1.4 环保生态价值 | 第12页 |
1.2 国外历史街区的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1.2.1 邻里单位 | 第12-13页 |
1.2.2 多样性 | 第13页 |
1.2.3 循序渐进 | 第13页 |
1.2.4 新城市主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历史街区的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2 历史街区的的改造模式研究 | 第14-18页 |
2.1 历史街区的整体规划 | 第14-15页 |
2.2 历史街区中的结构调整 | 第15-16页 |
2.3 历史街区的功能置换 | 第16-18页 |
3 街区规划中建筑与景观之间的空间构成关系 | 第18-21页 |
3.1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方式 | 第18-19页 |
3.2 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第19页 |
3.3 公共景观与建筑小品的文化性设计 | 第19-21页 |
4 设计方案——红钢城街区改造设计 | 第21-27页 |
4.1 红钢城街区背景介绍 | 第21页 |
4.2 红钢城街区现状分析 | 第21-23页 |
4.3 红钢城街区设计原则和理念 | 第23-27页 |
4.3.1 建筑形态 | 第23-24页 |
4.3.2 公共空间和环境设施 | 第24-25页 |
4.3.3 道路系统 | 第25页 |
4.3.4 交通与停车 | 第25-26页 |
4.3.5 标识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附录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