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前言 | 第9页 |
| ·珠光颜料的概况 | 第9-15页 |
| ·珠光颜料的发展和应用 | 第9-11页 |
| ·云母基珠光颜料的在国内外的发展 | 第11-14页 |
| ·片状氧化物珠光颜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双包覆层TiO_2/CeO_2/云母珠光颜料的珠光效应 | 第15-17页 |
| ·云母基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 ·气相法 | 第17页 |
| ·液相法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TiO_2/CeO_2/云母和Al_2O_3/TiO_2珠光颜料的制备实验 | 第19-24页 |
| ·前言 | 第19页 |
| ·实验部分 | 第19-22页 |
|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 ·实验设备 | 第19-20页 |
| ·测试方法 | 第20-22页 |
| ·工艺流程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TiO_2/CeO_2/云母珠光颜料的制备工艺及机理研究 | 第24-46页 |
| ·前言 | 第24页 |
| ·水解包膜过程的分析 | 第24-28页 |
| ·均相成核与非均相成核的竞争机制 | 第24-27页 |
| ·水解包覆过程的控制 | 第27-28页 |
| ·水解包膜工艺研究 | 第28-37页 |
| ·精制云母 | 第28-30页 |
| ·钛盐的选择 | 第30页 |
| ·氧化铈云母珠光颜料悬浮液浓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沉淀剂浓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加料速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反应温度的确立 | 第33-34页 |
| ·pH 值的选择 | 第34-35页 |
| ·搅拌速率的选择 | 第35-36页 |
| ·氧化钛包覆率的确定 | 第36-37页 |
| ·水解包膜机理分析 | 第37-40页 |
| ·粉体表面结构理论 | 第37页 |
| ·表面颗粒生长模式的探讨 | 第37-38页 |
| ·水解包膜过程分析 | 第38-39页 |
| ·二氧化铈膜层和钛盐的双电层结构 | 第39-40页 |
| ·热处理工艺研究 | 第40-44页 |
| ·样品干燥制度的确定 | 第40-41页 |
| ·差热-热重分析(DTA-TG) | 第41-42页 |
| ·煅烧温度的确定 | 第42-43页 |
| ·升温速率的确定 | 第43-44页 |
| ·双包覆层TiO_2/CeO_2/云母珠光颜料表面能谱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TiO_2/ Al_2O_3珠光颜料制备工艺及研究 | 第46-52页 |
| ·前言 | 第46页 |
| ·水解包膜工艺研究 | 第46-50页 |
| ·片状Al_2O_3 悬浮液浓度的选择 | 第46-47页 |
| ·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47页 |
| ·pH 值的确定 | 第47-48页 |
| ·搅拌速率的影响 | 第48页 |
| ·沉淀剂浓度的选择 | 第48页 |
| ·二氧化钛包覆率的确定 | 第48-50页 |
| ·焙烧制度分析 | 第50-51页 |
| ·X 衍射分析 | 第50页 |
| ·差热-热重分析(DTA-TG)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