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一、习近平干部选拔任用思想的形成概况 | 第12-20页 |
(一)习近平干部选拔任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12-13页 |
1.世情:全球态势变化严峻复杂,要求执政主体加强执政能力 | 第12页 |
2.国情:新时代需要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 第12-13页 |
3.党情:党自身建设面临的风险与考验更加凸显 | 第13页 |
(二)习近平干部选拔任用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干部选拔任用思想 | 第13-14页 |
2.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干部选拔任用思想 | 第14-17页 |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选人用人思想 | 第17-18页 |
(三)习近平干部选拔任用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第18-20页 |
1.蕴蓄于优良的家风教育 | 第18页 |
2.在延安插队时期萌生 | 第18页 |
3.在担任地方领导时期形成和拓展 | 第18-19页 |
4.进入中央领导层以来进一步完善成熟 | 第19-20页 |
二、习近平干部选拔任用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0-33页 |
(一)干部培养的新方法——自身学习与组织培养,“内外”兼修 | 第20-22页 |
1.强化理论学习,拓展知识视野 | 第20-21页 |
2.树立宗旨公仆意识,补足理想信念精神之“钙” | 第21页 |
3.深入基层,注重实践锻炼 | 第21-22页 |
4.加强组织培养,强化对干部的党性教育 | 第22页 |
(二)选拔干部的新标准——忠诚、干净、敢于担当 | 第22-25页 |
1.突出强调干部的政治标准 | 第23页 |
2.新时代好干部的具体标准 | 第23-25页 |
(三)任用干部的新导向——坚持知人善用、用人得当 | 第25-27页 |
1.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 | 第25-26页 |
2.坚持实干导向,不拘一格选贤任能 | 第26页 |
3.坚持群众公认,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公开化 | 第26-27页 |
4.坚持知事识人,用当其时 | 第27页 |
(四)干部选拔任用的新路径——建构科学有效的选任制度 | 第27-29页 |
1.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第27-28页 |
2.建构票决与协商相结合的选任模式 | 第28-29页 |
3.完善激励、奖惩、问责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 第29页 |
(五)防范干部选任不正之风的新方法——预防和惩戒相结合 | 第29-33页 |
1.坚持公道正派的核心理念 | 第29-30页 |
2.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落实党管干部原则 | 第30页 |
3.“抓住关键少数”,严禁“带病提拔” | 第30-31页 |
4.加强监督,执行用人失察追责机制 | 第31-33页 |
三、习近平干部选拔任用思想的理论特质和价值旨趣 | 第33-39页 |
(一)习近平干部选拔任用思想的理论特质 | 第33-35页 |
1.民族性:将干部选拔任用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 第33-34页 |
2.实践性:突出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紧抓务实 | 第34页 |
3.科学性:完善制度配套措施,全面从严治党 | 第34-35页 |
(二)习近平干部选拔任用思想的价值旨趣 | 第35-39页 |
1.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思想 | 第35-36页 |
2.有利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 第36页 |
3.有利于提高干部的拒腐防变意识,加强干部队伍党风廉政建设 | 第36-37页 |
4.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的国家治理能力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