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论文--防洪工程论文

吉林伊通河北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总则第11-20页
    1.1 概述第11-12页
        1.1.1 建设项目的特点第11-12页
        1.1.2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第12页
        1.1.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第12页
    1.2 编制依据第12-13页
        1.2.1 法律法规第12-13页
        1.2.2 部门规章第13页
        1.2.3 技术导则第13页
    1.3 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第13-15页
        1.3.1 评价因子第13-14页
        1.3.2 评价标准第14-15页
    1.4 评价级别及评价范围第15-17页
        1.4.1 评价等级第15-17页
        1.4.2 评价范围第17页
    1.5 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保护目标第17-18页
    1.6 环境保护目标第18-20页
        1.6.1 污染控制目标第18-19页
        1.6.2 环境保护目标第19-20页
第2章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第20-38页
    2.1 项目概况第20-27页
        2.1.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第20页
        2.1.2 建设规模第20页
        2.1.3 建设内容第20-22页
        2.1.4 工程等级和标准第22-24页
        2.1.5 工程设计第24-27页
    2.2 工程分析第27-31页
        2.2.1 施工条件及原辅材料第27-28页
        2.2.2 土石方平衡第28页
        2.2.3 工程占地情况及拆迁安置第28页
        2.2.4 施工组织第28-30页
        2.2.5 耕地占补平衡第30页
        2.2.6“三场”情况第30-31页
    2.3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第31-38页
        2.3.1 工艺流程第31-33页
        2.3.2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第33-37页
        2.3.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第37-38页
第3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38-42页
    3.1 自然环境调查与评价第38页
        3.1.1 地理位置第38页
        3.1.2 地质、地貌第38页
        3.1.3 气象、气候第38页
    3.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第38-42页
第4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42-53页
    4.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42-44页
        4.1.1 工程施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42页
        4.1.2 地表水环境影响第42-43页
        4.1.3 环境空气影响第43-44页
        4.1.4 声环境影响分析第44页
        4.1.5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第44页
    4.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第44-53页
        4.2.1 声环境质量影响分析及预测第44-49页
        4.2.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及预测第49-50页
        4.2.3 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第50-51页
        4.2.4 生态影响分析第51页
        4.2.5 环境风险分析第51-53页
第5章 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第53-61页
    5.1 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第53-59页
        5.1.1 水环境保护措施第53-54页
        5.1.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第54-55页
        5.1.3 噪声控制措施第55-56页
        5.1.4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第56页
        5.1.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第56-59页
    5.2 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第59-61页
        5.2.1 声环境保护措施第59页
        5.2.2 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第59页
        5.2.3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第59-60页
        5.2.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第60-61页
第6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第61-65页
    6.1 工程概况第61页
    6.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第61-62页
    6.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第62-64页
        6.3.1 水环境第62页
        6.3.2 废气第62页
        6.3.3 固体废物第62-63页
        6.3.4 噪声第63页
        6.3.5 水土流失第63页
        6.3.6 生态环境影响第63-64页
    6.4 选址合理性综合评价第64页
    6.5 综合评价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源市水资源保护和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态调度的伊通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