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一、绪论 | 第10-20页 |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页 |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三) 楚国城市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 1. 先秦至民国时期 | 第11-12页 |
| 2. 建国以来的研究 | 第12-18页 |
| (四) 研究重难点、创新点 | 第18-19页 |
| 1. 重难点 | 第18-19页 |
| 2. 创新点 | 第19页 |
| (五)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19-20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2. 写作思路 | 第19-20页 |
| 二、楚国城市的性质与职能 | 第20-31页 |
| (一) 楚国城市的性质 | 第20-21页 |
| (二) 楚国城市的职能 | 第21-31页 |
| 1. 经济职能比较突出的城市 | 第22-24页 |
| 2. 军事职能更加突出的城市 | 第24-27页 |
| 4. 文化相对繁荣的城市 | 第27-29页 |
| 5. 楚国城市职能特征分析 | 第29-31页 |
| 三、楚国城市的层级 | 第31-65页 |
| (一) 楚国城市层级分析 | 第31-44页 |
| 1. 楚国城市的考古调查及发掘概况 | 第31-33页 |
| 2. 楚国城市的类型分析 | 第33-44页 |
| (二) 楚简所载楚国城市的等级—以《包山楚简》、《楚居》为例 | 第44-65页 |
| 1. 楚简所载楚郢都地望 | 第44-49页 |
| 2. 楚简所载楚县地望 | 第49-65页 |
| 四、楚国都城的形制与规模 | 第65-79页 |
| (一) 两周时期的城市布局 | 第65-68页 |
| 1. 西周时期的城市布局与结构 | 第65-67页 |
| 2. 东周时期城市结构的失序 | 第67-68页 |
| (二) 楚国都城的形制与规模 | 第68-79页 |
| 1. 楚国都城选址的特点 | 第69-71页 |
| 2. 楚国都城的形制 | 第71-76页 |
| 3. 楚国都城的规模 | 第76-78页 |
| 4. 城市的对外交通 | 第78-79页 |
| 结语 | 第79-80页 |
| 附录 | 第80-91页 |
| 附录一: 文献记载的楚国城邑 | 第80-85页 |
| 附录二: 考古所见楚国城址一览表 | 第85-90页 |
| 附录三: 春秋时期楚国置县表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