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耕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土地景观格局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3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研究理论 | 第19-21页 |
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19页 |
2.2 耕地多功能理论 | 第19-20页 |
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0页 |
2.4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第20-21页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21-23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1-22页 |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21-22页 |
3.1.2 地理气候 | 第22页 |
3.1.3 经济概况 | 第22页 |
3.2 数据来源 | 第22-23页 |
4 江西省耕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23-30页 |
4.1 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第23-27页 |
4.1.1 耕地利用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第23-25页 |
4.1.2 耕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4.2 耕地利用转移情况分析 | 第27-30页 |
4.3.1 耕地利用转出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4.3.2 耕地利用转入情况分析 | 第28-30页 |
5 江西省耕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第30-40页 |
5.1 景观格局指标选取 | 第30-33页 |
5.2 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研究 | 第33-40页 |
5.2.1 耕地景观斑块类型 | 第34-35页 |
5.2.2 耕地景观斑块形状 | 第35-37页 |
5.2.3 耕地景观斑块结构 | 第37-38页 |
5.2.4 耕地景观斑块异质性 | 第38-40页 |
6 江西省耕地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度分析 | 第40-47页 |
6.1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模型 | 第40-41页 |
6.2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6.2.1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结果 | 第41-42页 |
6.2.2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分析 | 第42-45页 |
6.3 耕地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度分析 | 第45-47页 |
6.3.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第45页 |
6.3.2 耕地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结果 | 第45-47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47-49页 |
7.1 结论 | 第47-48页 |
7.2 建议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表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