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1页 |
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6页 |
2. 研究现状 | 第6-9页 |
3. 研究内容 | 第9页 |
4. 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5. 完成工作量 | 第10-11页 |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1-22页 |
·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概况 | 第11-12页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2-22页 |
·地层 | 第12-15页 |
·侵入岩 | 第15页 |
·火山岩 | 第15-17页 |
·构造 | 第17-22页 |
第2章 中生代构造特征 | 第22-31页 |
·构造层的划分 | 第22-25页 |
·中二叠世构造层 | 第23页 |
·晚侏罗世构造层 | 第23-24页 |
·早白垩世构造层 | 第24-25页 |
·褶皱构造 | 第25-27页 |
·断裂构造 | 第27-30页 |
·岩脉 | 第30-31页 |
第3章 构造特征的应力分析 | 第31-34页 |
·晚古生代构造 | 第31页 |
·晚侏罗世构造 | 第31-33页 |
·早白垩世构造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附录 | 第4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中文摘要 | 第57-60页 |
Abstract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