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言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3页 |
1.4 研究的方法、内容与技术线路图 | 第13-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3 技术线路图 | 第15-17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7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与工具 | 第18-3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25页 |
2.1.1 国际贸易融资 | 第18-20页 |
2.1.2 业务的风险 | 第20-23页 |
2.1.3 风险管理 | 第23-2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2.2.1 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 第25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6页 |
2.2.3 博弈行为理论 | 第26-28页 |
2.2.4 行为金融学理论 | 第28-29页 |
2.3 分析工具 | 第29-31页 |
2.3.1 生产流程分析法 | 第29-30页 |
2.3.2 头脑风暴法 | 第30页 |
2.3.3 专家打分法 | 第30-31页 |
2.3.4 风险矩阵法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泉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环境 | 第32-41页 |
3.1 外部环境基础 | 第32-37页 |
3.1.1 泉州市金融发展环境 | 第32-34页 |
3.1.2 泉州出口企业现状 | 第34-37页 |
3.2 内部现状分析 | 第37-40页 |
3.2.1 泉州B银行相关情况介绍 | 第37-38页 |
3.2.2 泉州B银行存量出口贸易融资业务介绍 | 第38-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泉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识别 | 第41-57页 |
4.1 风险识别准备 | 第41页 |
4.2 风险识别过程 | 第41-50页 |
4.2.1 归纳现有业务流程 | 第41-45页 |
4.2.2 基于生产流程识别风险 | 第45-50页 |
4.3 风险识别结果 | 第50-56页 |
4.3.1 泉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具体风险 | 第50-54页 |
4.3.2 泉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分类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泉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分析与评价 | 第57-66页 |
5.1 泉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分析 | 第57-61页 |
5.1.1 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 第57-59页 |
5.1.2 市场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 第59页 |
5.1.3 操作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 第59-60页 |
5.1.4 其他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 第60-61页 |
5.2 泉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价 | 第61-65页 |
5.2.1 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价标准 | 第61-62页 |
5.2.2 评价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具体风险 | 第62-63页 |
5.2.3 绘制风险矩阵图 | 第63-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泉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处理与监控对策 | 第66-72页 |
6.1 泉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处理原则 | 第66-68页 |
6.1.1 风险分散原则 | 第66-67页 |
6.1.2 风险转移原则 | 第67-68页 |
6.1.3 风险自留原则 | 第68页 |
6.2 泉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处理策略 | 第68-70页 |
6.2.1 技术层面策略 | 第68-69页 |
6.2.2 政策层面策略 | 第69-70页 |
6.2.3 管理层面策略 | 第70页 |
6.3 泉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监控措施 | 第70-71页 |
6.3.1 银行内部监管 | 第70页 |
6.3.2 行业外部监管 | 第70-71页 |
6.3.3 境外渠道沟通 | 第7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2-74页 |
7.1 结论 | 第72-73页 |
7.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 头脑风暴会议记录 | 第78-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