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其他古代小说研究与评论论文

《金瓶梅》岁时节令文学功能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绪论第6-10页
第一章 《金瓶梅》岁时节令描写与日常生活叙事第10-26页
    第一节 岁时节令与日常生活叙事第10-13页
        一、文学对平凡生活的复归第10-11页
        二、岁时节令是日常生活叙事的重要时间点第11-13页
    第二节 《金瓶梅》岁时节令描写的整体观照第13-26页
        一、岁时节令分布、描写的不平衡性第13-19页
        二、岁时节令描写与《金瓶梅》之“色”第19-26页
第二章 岁时节令与《金瓶梅》“盛衰”“炎凉”主题的彰显第26-39页
    第一节 元宵节描写“奢言西门之盛”第27-30页
        一、元宵节里西门庆家庭的吃穿用度之奢第27-28页
        二、节日交际往来“重地位”第28-29页
        三、元宵夜“流光溢彩的烟火”——中上层的消遣品第29-30页
    第二节 于四次元宵节描写见西门家的“由盛而衰”第30-33页
    第三节 清明节描写与大户盛衰背后的“炎凉”第33-39页
        一、“豪门祭祖”与“寡妇上坟”——人已逝物皆非的巨大落差..第33-34页
        二、“风光夫人”与“落魄故主”的清明重逢第34-36页
        三、清明春景中生死“对话”的悲剧意蕴第36-39页
第三章 《金瓶梅》岁时节令语境下的人物塑造第39-62页
    第一节 岁时节令语境下人物形象的彰显第39-48页
        一、不同节日活动群像里看人物“个性”、地位和人物间的关系第39-46页
        二、相同节日语境中人物形象的共性第46-48页
    第二节 岁时节令描写为边缘“小人物”提供舞台第48-52页
        一、元宵夜偷金主角“夏花儿”的姗姗来迟第48-50页
        二、掌握着主子“秘密”的小铁棍的“节日登场”第50-52页
    第三节 “以节日为生日”暗示人物命运第52-62页
        一、“无月”的中秋——吴月娘“月圆人不圆”之悲第54-55页
        二、“烟花易冷”的元宵——李瓶儿“好景不长”之痛第55-59页
        三、爷旦日的暗示——潘金莲“强悍”之性第59-62页
第四章 《金瓶梅》岁时节令描写与情节构筑第62-73页
    第一节 《金瓶梅》岁时节令语境中的几种节日情节模式第62-67页
        一、节间“邂逅”“撞遇”的情节模式第63-66页
        二、节间“失物”、节间“偷情”等情节模式第66-67页
    第二节 于岁时节令描写中引导、推动情节发展第67-70页
        一、巧设伏笔——借岁时节令描写引导情节发展第68-69页
        二、偶然事件的频发——以岁时节令推动情节发展第69-70页
    第三节 通过岁时节令描写实现情节间的相互映照——以端午节描写为例第70-73页
        一、第六回与第十六回——情节走向上的“热极将冷”第70-71页
        二、第九十七回与第六回——蕴藏在多处细节里的首尾呼应第71-73页
结语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话本小说中的“情”“理”关系研究
下一篇:苏童小说的空间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