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1.2.1 声发射技术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1.2.2 储罐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2.3 罐底声源定位方法及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3 声发射信号的分类及特征参数分析 | 第13-16页 |
1.3.1 声发射信号的分类 | 第13-14页 |
1.3.2 声发射信号波形特征参数的定义 | 第14-15页 |
1.3.3 声发射信号参数的列表显示及分析 | 第15页 |
1.3.4 声发射信号单参数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8页 |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储罐底板声发射检测定位新方法研究 | 第19-31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罐底声发射源定位类型 | 第19-22页 |
2.2.1 平面任意三角形定位 | 第19-21页 |
2.2.2 独立通道控制式区域定位 | 第21-22页 |
2.3 罐底声源定位新方法理论研究 | 第22-24页 |
2.3.1 罐底板中心放置单个传感器的声源定位分析 | 第22-23页 |
2.3.2 罐底板中心放置多个传感器的声源定位分析 | 第23-24页 |
2.4 储罐模拟底板声发射检测定位新方法实验研究 | 第24-30页 |
2.4.1 实验系统 | 第24页 |
2.4.2 传感器的布置方案及实验内容 | 第24-26页 |
2.4.3 实验结果 | 第26-28页 |
2.4.4 分析讨论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储罐底板声发射检测定位新方法实验研究 | 第31-50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实验设计目地 | 第31-32页 |
3.3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3.3.1 衰减实验 | 第32页 |
3.3.2 定位实验 | 第32-33页 |
3.4 实验系统 | 第33-35页 |
3.4.1 声发射检测系统 | 第33页 |
3.4.2 传感器的选用 | 第33-34页 |
3.4.3 小型立式储罐 | 第34页 |
3.4.4 其他辅助设备 | 第34-35页 |
3.5 实验前期准备 | 第35页 |
3.5.1 检测系统参数的设定 | 第35页 |
3.5.2 检测系统标定 | 第35页 |
3.6 衰减实验结果与规律分析 | 第35-37页 |
3.6.1 衰减系数的理论计算 | 第35-36页 |
3.6.2 断铅声发射波两种介质中的衰减实验结果及规律分析 | 第36-37页 |
3.7 区域定位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8 罐底时差定位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8页 |
3.8.1 定位声速的确定 | 第39-40页 |
3.8.2 罐底声发射源定位软件(NTBPT~(TM))的编制 | 第40-41页 |
3.8.3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1-48页 |
3.9 声发射源定位误差的适应性分析 | 第48-49页 |
3.9.1 波速设定引起的误差 | 第48页 |
3.9.2 定位方法引起的误差 | 第48-49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罐底声源定位新方法在模拟腐蚀过程中的实验研究 | 第50-69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储罐底板腐蚀原因及产生声发射源机理分析 | 第50-53页 |
4.2.1 储罐罐底腐蚀成因及机理分析 | 第50-51页 |
4.2.2 储罐底板金属腐蚀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源机理分析 | 第51-53页 |
4.3 模拟储罐底板腐蚀过程声发射源定位及特性实验研究 | 第53-55页 |
4.3.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53-54页 |
4.3.2 实验装置及参数的设置 | 第54-55页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67页 |
4.4.1 腐蚀声发射信号特征参量分析 | 第55-61页 |
4.4.2 不同介质传播的腐蚀声发射信号波形形状特征提取 | 第61-64页 |
4.4.3 基于小波变换的腐蚀声发射信号能谱系数分布特征 | 第64-67页 |
4.5 储罐底板腐蚀定位结果对比分析 | 第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详细摘要 | 第7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