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词征》初编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2-40页 |
一、词史中的徐州 | 第15-21页 |
(一)词史中的徐州战争 | 第15-16页 |
(二)词史中的徐州水陆交通 | 第16-19页 |
(三)词史中的徐州名胜 | 第19-21页 |
二、徐州籍重要词人考述 | 第21-33页 |
(一)刘瞻 | 第21-22页 |
(二)李璟、李煜及其《南唐二主词》 | 第22-23页 |
(三)晁端礼 | 第23-24页 |
(四)郑仅 | 第24-25页 |
(五)陈师道 | 第25页 |
(六)李处全及其家世 | 第25-28页 |
(七)曹伯启 | 第28页 |
(八)陈铎 | 第28-29页 |
(九)释智朴 | 第29页 |
(十)万寿祺父女 | 第29-30页 |
(十一)铜山张氏家族词人 | 第30-31页 |
(十二)孙运锦 | 第31-32页 |
(十三)徐树铮 | 第32-33页 |
三、《徐州词征》编纂设想 | 第33-40页 |
(一)徐州的地方文献概述 | 第33-35页 |
(二)《徐州词征》编纂设想 | 第35-37页 |
(三)《徐州词征》的编选原则 | 第37-40页 |
凡例 | 第40-60页 |
卷一(唐、五代) | 第60-68页 |
刘瞻一首 | 第60页 |
李璟四首 | 第60-61页 |
李煜五十三首 | 第61-68页 |
卷二(宋) | 第68-98页 |
晁端礼六十七首 | 第68-80页 |
郑仅十二首 | 第80-82页 |
陈师道五十四首 | 第82-90页 |
李处全四十七首 | 第90-98页 |
卷三(元明) | 第98-128页 |
曹伯启三十五首 | 第98-104页 |
陈铎一百四十九首 | 第104-128页 |
卷四(清) | 第128-162页 |
释智朴一首 | 第128页 |
万寿祺十七首 | 第128-131页 |
万淑修四首 | 第131-132页 |
张胆八首 | 第132-133页 |
张四首 | 第133-134页 |
张彦琦三首 | 第134-135页 |
张彦圣一首 | 第135页 |
张彦瑷六首 | 第135-137页 |
孙运锦八十首 | 第137-150页 |
徐树铮六十首 | 第150-162页 |
卷五(流寓词人) | 第162-173页 |
苏轼十一首 | 第162-164页 |
贺铸一首 | 第164页 |
蔡伸二首 | 第164-165页 |
王翃二首 | 第165-166页 |
盛枫五首 | 第166-167页 |
陈燮十二首 | 第167-169页 |
倪象占二首 | 第169-170页 |
韦佩金一首 | 第170页 |
吴贯勉二首 | 第170-171页 |
唐仲冕一首 | 第171-172页 |
冯煦一首 | 第172-173页 |
卷六(历代词人咏徐州) | 第173-188页 |
白居易唐 | 第173页 |
苏辙以下宋 | 第173页 |
周紫芝 | 第173-174页 |
刘克庄 | 第174页 |
晁补之 | 第174页 |
刘辰翁 | 第174-176页 |
周权以下金元 | 第176页 |
元好问 | 第176页 |
赵孟頫 | 第176-177页 |
萨都剌 | 第177页 |
张之翰 | 第177页 |
袁易 | 第177页 |
王恽 | 第177-178页 |
邵亨贞 | 第178页 |
卢雍以下明 | 第178-179页 |
卢襄 | 第179页 |
唐之淳 | 第179-180页 |
韩邦奇 | 第180页 |
吴昜 | 第180页 |
尤侗以下清 | 第180-181页 |
曹雪芹 | 第181页 |
龚鼎孳 | 第181页 |
吴伟业 | 第181-182页 |
张玉珍 | 第182页 |
朱彝尊 | 第182页 |
吴尚憙 | 第182-183页 |
曹尔堪 | 第183页 |
谢金銮 | 第183页 |
黄钧宰 | 第183页 |
周星誉 | 第183-184页 |
王灏 | 第184页 |
庄棫 | 第184页 |
黄之隽 | 第184-185页 |
王鹏运 | 第185页 |
刘师培 | 第185页 |
周岸登 | 第185-186页 |
朱青长 | 第186页 |
叶璧华 | 第186页 |
程颂万 | 第186-187页 |
金兆蕃 | 第187页 |
陈曾寿 | 第187-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192页 |
致谢 | 第192-194页 |
作者简历 | 第194-19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