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重要符号表 | 第19-25页 |
| 1. 绪论 | 第25-50页 |
| 1.1. 引言 | 第25-26页 |
| 1.2. 轻型钢结构屋面体系介绍 | 第26-31页 |
| 1.3. 檩条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第31-35页 |
| 1.4. 冷弯薄壁型钢承载力计算方法概述 | 第35-44页 |
| 1.5. 开口薄壁构件线性理论 | 第44-47页 |
| 1.6. 本文主要内容 | 第47-50页 |
| 2. 开口薄壁构件非线性理论及畸变-弯扭屈曲统一计算模型 | 第50-64页 |
| 2.1. 任意开口薄壁构件非线性理论 | 第50-55页 |
| 2.2. 畸变—弯扭屈曲统一计算模型简介 | 第55-59页 |
| 2.3. 受弯时腹板对翼缘和卷边的侧移及转动约束 | 第59-6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3. C形截面檩条强轴受弯时畸变屈曲与整体屈曲分析 | 第64-89页 |
| 3.1. C形截面檩条强轴受弯时畸变屈曲应力计算 | 第64-73页 |
| 3.2. C形檩条强轴受弯ANSYS模型 | 第73-75页 |
| 3.3. 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ANSYS计算结果对比 | 第75-84页 |
| 3.4. C形截面强轴受弯畸变屈曲临界系数拟合公式 | 第84-85页 |
| 3.5. 采用直接强度法计算临界弯矩与已有试验值比较 | 第85-87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4. C形截面檩条弱轴受弯时畸变屈曲与整体屈曲分析 | 第89-108页 |
| 4.1. 受拉腹板对于翼缘和卷边的转动约束表达式 | 第89-92页 |
| 4.2. 一端有转动弹簧k_θ约束时翼缘—卷边模型的畸变屈曲 | 第92-95页 |
| 4.3. 考虑腹板的翼缘—卷边模型的屈曲总势能方法求解 | 第95-99页 |
| 4.4. C形檩条弱轴受弯ANSYS计算模型 | 第99-100页 |
| 4.5. 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ANSYS计算结果对比 | 第100-106页 |
| 4.6. C形檩条弱轴受弯屈曲系数公式拟合 | 第106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 5. C形截面檩条受双力矩时的屈曲分析 | 第108-122页 |
| 5.1. 非均匀受压时翼缘—卷边受力分析 | 第108-111页 |
| 5.2. 双力矩沿长度分布不均匀推导 | 第111-113页 |
| 5.3. C形檩条受双力矩时ANSYS计算模型 | 第113-114页 |
| 5.4. 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ANSYS计算结果对比 | 第114-120页 |
| 5.5. 双力矩作用下两端简支C形檩条畸变屈曲系数公式拟合 | 第120-121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 6. Z形截面檩条x轴受弯时畸变屈曲与整体屈曲分析 | 第122-142页 |
| 6.1. Z形截面檩条x轴受弯时畸变屈曲应力求解 | 第122-124页 |
| 6.2. Z形檩条x轴受弯ANSYS模型 | 第124-127页 |
| 6.3. 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ANSYS计算结果对比 | 第127-133页 |
| 6.4. 斜卷边Z形檩条x轴受弯屈曲研究 | 第133-137页 |
| 6.5. 采用直接强度法计算临界弯矩与已有试验值比较 | 第137-140页 |
| 6.6. Z形截面x轴受弯畸变屈曲临界系数拟合公式 | 第140-141页 |
| 6.7.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 7. Z形截面檩条y轴受弯时畸变屈曲与整体屈曲分析 | 第142-157页 |
| 7.1. Z形截面檩条y轴受弯时畸变屈曲应力求解 | 第142-145页 |
| 7.2. Z形檩条y轴受弯ANSYS模型 | 第145-146页 |
| 7.3. 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ANSYS计算结果对比 | 第146-151页 |
| 7.4. 斜卷边Z形檩条y轴受弯屈曲研究 | 第151-156页 |
| 7.5. Z形截面y轴受弯畸变屈曲临界系数拟合公式 | 第156页 |
| 7.6. 本章小结 | 第156-157页 |
| 8. 风吸力作用下檩条—屋面板系统稳定性试验研究 | 第157-219页 |
| 8.1. 试验设计及试验装置 | 第157-167页 |
| 8.2. 试件安装及加载方式 | 第167-175页 |
| 8.3. 材性测试 | 第175页 |
| 8.4. 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 | 第175-204页 |
| 8.5. 试验结果对比 | 第204-210页 |
| 8.6. 有限元模型分析 | 第210-217页 |
| 8.7. 本章小结 | 第217-219页 |
| 9. 结论与展望 | 第219-223页 |
| 9.1. 研究内容总结 | 第219-221页 |
| 9.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221-2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3-231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231页 |
| 作者简介 | 第231页 |
| 科研成果 | 第2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