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线圈复用的ICPT系统能量信号分时传输技术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2 ICPT系统能量与信号传输技术分析 | 第15-25页 |
| 2.1 增设信号线圈能量信号并行传输 | 第15-16页 |
| 2.2 调制开关电能通道调幅调制信号 | 第16-19页 |
| 2.3 多软开关工作点功率传输差异调制 | 第19-22页 |
| 2.4 能量载波的高速信号传输 | 第22-23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3 能量信号分时传输技术 | 第25-44页 |
| 3.1 能量信号分时传输原理 | 第25-26页 |
| 3.2 能量信号分时传输电路拓扑选取 | 第26-31页 |
| 3.2.1 ICPT系统次级串联补偿 | 第27-28页 |
| 3.2.2 ICPT系统次级并联补偿 | 第28-29页 |
| 3.2.3 ICPT系统SN拓扑 | 第29-31页 |
| 3.3 ICPT系统耦合线圈功能切换 | 第31-35页 |
| 3.3.1 能量回路的功能切换 | 第32-33页 |
| 3.3.2 信号回路的功能切换 | 第33-34页 |
| 3.3.3 功能切换驱动控制时序 | 第34-35页 |
| 3.4 基于分时传输的信号传输 | 第35-43页 |
| 3.4.1 传统信号调制解调技术 | 第35-39页 |
| 3.4.2 信号电路拓扑 | 第39-40页 |
| 3.4.3 分时传输信号调制与解调 | 第40-4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能量信号分时传输时间及信号传输速率分析 | 第44-52页 |
| 4.1 ICPT系统能量软开关工作特性 | 第44-49页 |
| 4.2 信号传输对能量影响 | 第49-50页 |
| 4.3 信号传输波特率 | 第50-5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5 仿真与实验研究 | 第52-60页 |
| 5.1 仿真模型建立及研究 | 第53-55页 |
| 5.1.1 ICPT系统SN拓扑频闪映射仿真 | 第53-54页 |
| 5.1.2 能量信号分时传输SIMULINK仿真 | 第54-55页 |
| 5.2 实验验证 | 第55-59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0页 |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录 | 第67页 |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7页 |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