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导论第16-25页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6-18页
    二、核心概念的理解第18-19页
    三、相关研究综述第19-24页
        (一) 低碳经济内涵的认识第19-21页
        (二) 低碳经济的评价第21-22页
        (三) 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第22-24页
        (四)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第24页
    四、创新点与不足第24-25页
第一章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第25-52页
    第一节 云南省经济发展概况第26-33页
        一、云南省经济总量持续增加第26-27页
        二、云南经济总水平还处于全国中下游第27-28页
        三、云南省内各州市差异明显第28-30页
        四、云南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第30-33页
    第二节 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描述第33-39页
        一、产业结构呈现合理变动趋势第33-34页
        二、云南三大产业发展概况第34-39页
    第三节 云南省能源消费与能源结构第39-45页
        一、能源消费量的分析第39-41页
        二、能源消费结构第41-45页
    第四节 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结果第45-52页
        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强度第45-48页
        二、LMDI方法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第48-50页
        三、云南省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第50-52页
第二章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第52-64页
    第一节 云南经济发展与低碳要求矛盾突出第52-54页
        一、经济发展要求与低碳限制之间矛盾突出第52-53页
        二、云南省经济“低发展低碳”与“快发展高碳”特征并存第53-54页
    第二节 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第54-58页
        一、云南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55-56页
        二、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不协调第56-57页
        三、产业经济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第57-58页
    第三节 能源结构与能源利用率有待提升第58-60页
        一、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第58页
        二、能源结构重型化与高碳化明显第58-59页
        三、基础条件的限制第59-60页
        四、能源技术限制第60页
    第四节 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的认识和做法存在误区第60-64页
        一、为追求低碳目标而发展低碳第61页
        二、主张不发展的“原生态”第61-62页
        三、忽略低碳发展项目与新能源技术的经济成本第62-63页
        四、主要依赖于政府规划的发展方式第63-64页
第3章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据第64-82页
    第一节 发展低碳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第64-70页
        一、对工业化及其三种力量的认识第64-66页
        二、资本主导工业化存在的矛盾第66-67页
        三、低碳经济是对资本主导工业化的反思第67-69页
        四、低碳经济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第69-70页
    第二节 云南现有的低碳发展实践基础第70-74页
        一、推进制度建设与政策支持第70-72页
        二、改进政府促进低碳发展工作方式第72页
        三、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第72-74页
    第三节 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依据第74-77页
        一、云南桥头堡战略成为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优势第74-75页
        二、利用低碳经济试点省份的发展机遇第75-76页
        三、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政策支持第76页
        四、面向东南亚地区的国际性合作与影响第76-77页
    第四节 资源条件和文化环境第77-82页
        一、自然资源储量大第77-79页
        二、地区多民族文化对低碳经济的引导第79-82页
第四章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第82-99页
    第一节 云南低碳经济发展要注意的问题第82-87页
        一、坚持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性第83-84页
        二、充分考虑云南地区发展的特殊性第84-85页
        三、要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认识第85-86页
        四、分阶段推进云南低碳经济建设第86-87页
    第二节 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低碳建设的核心第87-94页
        一、结合州市特点进行经济发展合理布局第87-88页
        二、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第88-91页
        三、推进重点高碳产业的低碳改造第91-92页
        四、积极发挥地方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第92-93页
        五、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第93-94页
    第三节 以能源结构的优化作为低碳建设的重点第94-96页
        一、突出水电发展的明显优势第94-95页
        二、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第95页
        三、注意煤炭的清洁利用第95-96页
        四、促进能源利用国际合作第96页
    第四节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建设第96-99页
        一、培育低碳文化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强引领第96-97页
        二、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第97-98页
        三、建立符合云南地区实际的低碳评价体系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区域间产业联系研究
下一篇:城市住宅房产税税基批量评估研究--以西安市为例